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母亲节的文章

我说“老鼠爱大米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首杨臣刚演唱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在我们小学生中非常盛行,随便找来两三个人都会唱,《老鼠爱大米》的哼哼声经常出现在身旁。现在,还有一些同学在作文中用上“老鼠爱大米。比如说:有一次班主任让我们写一篇“爱母亲”的日记,有一个同学就在日记中如此写道“妈妈妈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今年母亲节我在网上又看到一篇赞扬母亲的作文,小作者在作文结尾如此写道“母亲,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像这种情况,我发现得还不止是两三次,还有人把它用在爱情上,用大米来比作自己所爱的人。“老鼠爱大米”写到母亲、恋人身上,难道真得体现出了自己对母亲或对恋人的爱吗?

老鼠与大米是占有与被占有、吃与被吃的关系,老鼠强迫大米属于自己,并不去顾及大米的思想和感受。老鼠用种种手法把大米弄到自己的手里,然后把它吃掉,老鼠就是这样去“爱”大米的。大米爱老鼠吗?与老鼠在一起,最终要被老鼠给吃掉,自己作为被伤害者,当然把老鼠定为终生的仇人。是真爱就要为对方着想,对方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难道要逼迫恋人来爱上自己吗?

老鼠为了自己的生存才爱大米。大米快被吃完的时候,老鼠还有可能恶狠狠地说:“你怎么这么不经吃!”母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我们对母亲的爱也应该是尊敬、爱戴的。难道我们对母亲的爱是像“老鼠爱大米”一样虚假吗?

老鼠的食物很杂。它不光爱吃大米,还爱吃玉米、大豆、小麦等各种粮食作物,且都是去偷,不是光明正大的得来的。老鼠本身就是一个“花心大萝卜”。难道要像“花心大萝卜”一样不止爱一个人,而去“花心”吗?

老鼠是因为要吃大米来生存,才会爱上它所吃的食物。难道我们爱母亲就是要把母亲当作大米给吃了来维持生活吗?

《老鼠爱大米》虽然是流行的歌,但是不见得是一首好歌。用“老鼠爱大米”来比作自己与母亲或者自己与自己的恋人,只能说是对母爱的侵毁和侮辱,对恋爱的亵渎和玷污。

儿时的裹腿(随笔)

那年我十岁,上三年级。那时的冬天真冷,好象连呼出的热气都要冻住似的。我穿着一身破棉袄棉裤,里面并没穿什么衬衣衬裤,棉衣上缀着十多块颜色不同的补丁,说明它已经做出过贡献。棉衣里的棉絮死沉沉的,没有一点生气,很难对付寒冷刺骨的冬天。母亲说,这衣裳不能再拆洗了,一拆就做不起来了。

在学校里,看到别的同学都穿着新棉衣,一边扫雪一边尽兴地玩耍,我既害冷又自卑。班长批评说,这么多同学都在劳动,就你偷懒,没出息!我想对他说我不是偷懒,是怕冷。但幼小的自尊心使我咬住牙不作声。当然,怕冷也是不对的。

中午放学回家,我哭着对母亲说,这破衣裳不暖和,风一个劲地往裤腿里钻,给我做身新的不行吗? 我怕冷。母亲叹口气说,好孩子,今年家里怪困难,赶过年一定给你做身新的。我撅着嘴说,光说过年过年,你都说了好几回了!母亲用手给我擦擦泪水说,这回娘说话算数,赶过年一定给你做身新的。她找了一块破布条,把我的裤腿裹住,再用布条缠住。我不高兴地说,别给我绑了,这一绑就像老娘子了。母亲笑了笑说,小小孩们就知道要好了。甭管老娘子老头子,先暖和再说。这样一弄,我确实像农村小老太太了。

下午到了学校,有好几个同学笑话我,其中两个就大声咋呼了起来,说言午成了裹腿老娘子喽,快来看啊等等的。我臊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就红着脸趴在课桌上。现在想来,那时都是小孩子,开开玩笑其实也没什么。

上课铃响了,教语文的张老师进来了,有几个同学还在起哄。可能张老师听到了哄笑声,或者是看到趴到了桌子上的我,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他干咳了一声,班里的哄笑声就小了下来。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我的母亲”后说,同学们,今天上作文课。每个同学都写一篇赞扬自己母亲的作文,注意从一些小事写起,二十分钟写完。

张老师说,班里有同学家庭困难穿得不好,大家不要嘲笑。言午同学把裤腿裹住,虽说不大好看,但肯定比原先暖和了。是谁出的这个主意,你母亲吧? 我红着脸点了点头。张老师说,这个主意挺不错嘛。这件小事就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这又有什么值得哄笑的呢? 今天的作文你可以写一写这件事嘛。班里很静,我感激地看着张老师,感到脸上发凉,大概是流泪了。

可是,那时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太差,只写了半页纸,也没写出个所以然来。屈指算来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我也早就用毛衣毛裤代替了棉袄棉裤。但永远不会忘记那儿时的裹腿,它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困境,怎样做一个正直的自强自立的人。我永远感谢敬爱的母亲,再过几天就是母亲六十三岁寿辰了。母亲的腰腿受过凉,天一冷就好犯腰腿疼。我准备给她买一件羊绒裤,劝她趁天还不太冷就早点穿上。

甜蜜帐单

当你呱呱坠地时,从此就已经和自己的母亲签下了一张甜蜜的帐单,它上面不是写满了花花绿绿的数字,她的上面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就是这张充满爱与亲情的帐单陪你走过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历尽人生旅途中的坎坎坷坷。

我知道,这世上有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她叫做“母爱”。“母爱”,一个多么神圣而伟大的字眼啊!所以我时常想,母亲就是神圣 的化身吧!对于敬爱的母亲人们没有特别华丽的文字来赞美她,顶多有个“含辛茹苦”“无私奉献。”我想这远远不够,平凡的母亲却有伟大的母爱,所以我想对于母亲要用“博大胸怀”“无微不至”这样的词来形容才恰到好处吧!

虽然说人人都会有一张欠母亲的帐单,然而有的人却不知道珍惜这充满爱的母亲的心。往往失去后才后悔,我说可怜的朋友啊,已经晚矣。朋友们,好好珍惜这份爱吧!这本来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这笔帐固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还清,但她也根本不需要去还,她想要的只是一点温馨和安慰,这已足够。

甜蜜的背后又藏了些什么呢?是含辛茹苦?是默默耕耘?还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只有母亲们才最清楚。然而这帐单的背面也永远不会明明白白的写着这些,她只有依靠我们慢慢地用心灵去感悟,才将会体会到母亲那博大无私的胸怀。

这张帐单上记载了你的点点滴滴。不,她并不是一张单纯的帐单,难道你不认为她确实是一张绚丽多彩的风景画吗?有人还为她题了词就叫做“爱无止境”。我想只有她才能配得上这个名字吧!

母亲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是啊,母亲连世界都给了我们,难道说我们不应该回报点什么给她吗?回报并不是母亲想要的,因为母亲永远都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

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词佳句固然不少,但我认为那是远远不够的,直到足以填满那张帐单的程度还相差甚远。记住这句话:“在母亲面前,你永远是一个小孩。”它等着我们去细细的参悟和理解。

等到母亲风烛残年时,又有谁准备了一份要经常陪伴母亲度过晚年的心,母亲都常常把笑容挂在嘴角上,而痛苦往往是往心里装。有人问,母亲的这张帐单到底藏在了哪儿?去问母亲,母亲笑了,摇了摇头,啊!原来它就在母亲的心里面。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证这帐单的纯洁和完美无暇。这时你的心里也会多出一张与母亲一样的帐单,只不过多出了两个字,翻开她的背面写着“甜蜜”二字。

朋友啊,等你想清楚了,你就会知道是否应该“买”下这永恒而又甜蜜的帐单。

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图片)插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

我和汪曾祺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但他散文字里行间那种热情和幸福,我读起来也能感同身受,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都很爱生活。读完他的散文集,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

在我的印象里北京的秋天好像只有菊花和红叶,可是汪先生却还写到了北京秋天的鸡冠花、凤仙花、秋海棠、黄栌、爬山虎……他笔下北京的秋海棠尤其可爱“银星海棠,大叶甚坚厚,上洒银星,杆亦高壮,近似木本”,很健康茁壮,一点儿不像秋天万物凋敝的样子。汪先生写完北京的秋海棠话锋一转,回忆起他家乡“伶仃瘦弱”的海棠,在他母亲生病过世后,不知道是谁在他母亲曾居住的小屋门口种了两三棵秋海棠。这秋海棠虽然花色苍白,却在秋天也能开花。汪先生每次看到秋海棠就会想到他的母亲。读到这里我很感动,这秋海棠就犹如他的母亲,洁白而让人哀伤,虽然离开了,但还在他的心里,时时刻刻都陪伴在他身旁。

今年春节我也买了一盆海棠,就像汪先生的散文里写的,它也是四个花瓣。我的海棠是粉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花朵小小的,娇嫩的花瓣微垂在绿油油的枝叶上。我生怕一碰花瓣就掉了,所以连浇水也格外小心。我听卖花人说它喜阳,就把它放在窗前。可是即使是冬天的阳光,晒了半天时间,它的花就落了、叶子也开始卷了。我赶紧把它转移到没有阳光直射的书桌上,天天浇水,一周后才恢复生机。海棠花真是很娇弱,但我会照顾好它,因为我也想像汪先生一样,每天都有花陪伴。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2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最打动人的是他的语言文风。他的文字质朴简练,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亲切、一种情调,含蓄隽永,极简却有洒脱诗意。他写人的时候,你能感觉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可爱;他写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对每一寸山河的热爱;他写美食的时候,你仿佛也能感觉到那舌尖上的快乐。

他所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旧时代的高邮小城、西南边城昆明、文化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大的师生等,他所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山丹丹、枸杞、槐花、栗子、马铃薯等。可就是这些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也都变得活波、可爱、生动起来。

《我的家乡》中有一段描写:“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枝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看似平铺直叙的白描,却构成了一幅极富动感的风景、风情和风俗画面,栩栩如生。

正如汪曾祺所说: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质朴的语言,如话家常,读来让人十分放松。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沉浸在他所描绘的悠然闲适的场景中,就像阳光明媚的午后,品一茗新茶,听一位老朋友缓缓叙旧般,让人放松。忙碌高压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安慰,一种来自文化层次的休息。偶尔停下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细微之美。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3

《汪曾祺散文》是我20xx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4

这几天在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先生在文章里谈了很多,讲到了他的父母亲,讲到了故乡的风物习俗。先生的文字很清新,隽美而不失情韵,弥漫着文人的志趣。而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往事深厚的情感和惊人的记忆力。

在回顾从前的家时,他这样写道:“从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计有这么几家店铺: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货店,一家烧饼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药店,一家烟店,一家糕店,一家剃头店,一家布店。”

尽管时隔多年,但旧时家门口的店铺,先生却依旧能够如数家珍。我忍不住回想儿时门前的店铺,除了杂货铺记的真切,其他的印象都显得渺茫了,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那家杂货铺是我幼时常去的,帮妈妈买瓶酱油、买袋盐,杂货铺的老板娘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性格幽默,总拿我开玩笑,所以我印象格外深刻。因此我也格外佩服汪曾祺先生的好记性,家里的后花园,堂屋里的老爷柜,甚至儿时的小花灯,他全都历历在目。他写他的'父亲,动情地回忆汪老先生的才趣,刻印章、扎风筝、拉胡琴……老先生的一举一动仿佛就在读者面前,汪曾祺先生与父亲的深厚情感也透进了读者的心里。文章就像一幅细细密密的工笔画,向人们绘声绘色、不急不缓地讲述着高邮的风土人情。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5

五大本,共20xx多页的电子书《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读完,共花了大概3个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说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遇到的人,当然,还有很大篇幅是描写“天下美食”的,由此观之,汪曾祺必是吃货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实易懂,几乎与“华丽”二字没有交集,但却有一种让人能静心读下去的吸引力,有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达到这种水平,作者心态和写作功底都必须达到“双馨”才可。

我喜欢书中关于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说及他谈到的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虽说我现在脑中一片空白,并不能讲出书中他具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获的,最起码心态是变得平和了些。要说到具体得到了什么,一时还真是无法言说。

很遗憾,汪曾祺并未发表过长篇小说(不知是否写过)。或许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随意,不习惯做去精巧的设计吧。总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读。

这是我读完之后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东西。对于没有的东西,我就不强拉硬扯了,这一点也是受汪曾祺的影响吧——平实真诚,不刻意卖巧。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6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侑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就应算得尙是一茖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情绪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关于诚信的名言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了以前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以前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下雨天的心情说说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坚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7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倾述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8

一间古朴的屋舍中,一张桌,一把藤椅,一位老人坐于藤椅之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

他在回忆往事,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这,都是纯粹的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我最喜欢《我的家乡》这篇文章,汪曾祺的家乡是水乡,碧波荡漾的水上,偶尔有一只,两只打鱼的小船划过,只需两点竹篙,便可到达。汪老那时看打鱼、看船、看西堤美景,不亦乐乎。黄昏时,最打动人的是天空上的紫。傍晚时分,江边一带的船,都点起橘红色的灯,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正如沈从文说的那样,这里真是一个圣地!好山好水好风光!

汪曾祺的散文中总有水,那水是平静而雅致,欢快并无拘束的,平平淡淡却又令人回味无穷,正如他家乡之水。他的文章就如清澈之泉,饱含了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令人读起来舒雅闲适……

或许我们都是匆匆生命中的过客,在办公室中两眼紧盯着电脑,接打着无休止的电话,开着无穷尽的会议……这些,竟将人与自然隔离,无法留心那些纯粹的美。但无论怎样,请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纯粹自然的心!

不觉间,耳边传来了慈祥的声音:看,孩子!那吸附在青草上的露珠,多美啊!摸摸它,像不像天上撒下来的甘露?好美,好美……。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9

汪曾祺是一位来自高邮的作家,他笔下的美食被描写的十分生动,富有特色。每次读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仿佛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与美食相结合,令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品尝这些美食时,应该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时光。无论是家乡的鸭蛋,还是每年必做的炒米;无论是充满了感情的慈姑,还是鲜嫩爽口的咸菜,都使汪先生回味无穷。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世间和汪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幸福时光。比如每次年夜饭奶奶都要做的馒头丸子。过去的生活条件不好,做丸子总要掺上许多手工的细碎馒头。所以说是丸子,其实肉少馒头多,吃起来像是肉丸子。即使是这样,这也是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好菜。随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馒头丸子里肉占了大部分,有时家里的长辈还会调侃说肉太多,不是当年的味儿,与记忆中的那个美味总是差了一丝。

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却在家里人心中是再好不过的。原因很简单——传承与回忆。这是太奶奶曾经的拿手菜,教给了奶奶把美味传递下去,这就是传承。如今,太奶奶已经过世,吃到这个菜也会让全家人想起曾经那些美好和值得纪念的回忆。

汪先生文章里的每一道美食都不仅是简单的食物,背后更有一个个故事。这一道馒头丸子更是这样,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回忆,以及对先人的思念。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0

也许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现代难见散文大家。这是一种误读,更是一种谬论。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时偶在市集中买到的,记得还是盗版书。当时对汪先生所知甚少(应式教育的后果),只知汪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作家。

闲暇之余,开始是以一种慵懒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读之下竟不能放下。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是听一位经历抗战、解放战争的历史老人在向我们娓娓动听地述说生活小事,而在倾听之中,这种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种无形中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风采。我们读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文化的评判,我们如同读一位历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国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对思想与学术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种充满人文色彩的笔调,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往事,向我们传来种种可供学习的精神与思想。

读《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读历史,更如同在向众多先贤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读了汪老的书,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实中国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们只是缺乏学习和认知的机会。读了此书再说中国无散文大家,也许会是一种笑话!

汪曾祺之书,不读后悔,读了不遗憾!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1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以风趣的笔法戏谑的语言记叙了当年西南联大里的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跑警报。

文章背景是抗战时期的昆明,由于华北地区的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就在昆明继续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经深入到西南重镇——昆明,经常派出飞机对昆明进行轰炸,所以空袭警报在昆明城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声音。为了躲避轰炸,每当拉响警报的时候,昆明全城的人就往城外转移,学生们也不例外,大家把这称作“跑警报”

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叙了不少在“跑警报”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能感知警报的侯姓同学,提着手提箱跑警报的金先生,也有不跑警报留在学校洗头和煮莲子的同学。作者还记叙了不少在“跑警报”中出现的有意思的事,跑警报时变成热闹集市的古驿道,如若下雨侯姓同学必会拿伞在校门口等候,将伞借给她们,以及跑警报时留下的经典的对联……

在作者的笔下,原本紧张的躲避空袭成了一件很平常甚至还带有一些乐趣的事情——跑警报。作者以仔细的观察,细腻的笔法去描述每一件发生在身边的趣事,并把他们放大,反映了中国人民乐观的态度。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2

这个寒假,我读了《汪曾祺散文》。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美食、自然环境等方面。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美食”这方面。

书中记录了许多美食,如高邮鸭蛋、蒌蒿等。虽然这些都不是像海参、鲍鱼这样的顶尖食材,但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如写蒌蒿的视觉描写:“蒌蒿……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写咸菜的味觉描写:“不咸,细、嫩、脆、甜”;写做枸杞的动作描写:“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这些细致的描写,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美食的热爱。

我和汪爷爷一样,也热爱故乡的美食。我的母亲是福建福州人。那里的特色美食有拌紫菜、南煎肝以及各种海鲜。每次去闽菜餐馆吃饭,如“莆田”、“景福轩”,我都喜欢吃这些海产品,如蒸大黄鱼、煎海蛎,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蒸大黄鱼用的清蒸手法,将鱼的本味保留到极致,是一种鲜味,再浇上酱油,使咸、鲜融合,是闽菜常见的味道。灯光照射下,鱼皮表面金黄得发光,异常漂亮。煎海蛎是把海蛎裹上蛋液,煎成一张大饼,既有海的味道,又有蛋的香味。海蛎非常鲜嫩,正宗的闽菜中的海蛎是要用捞完不久且无沙的。这是我的家乡菜——闽菜!

我的家乡菜,无论我品尝过什么美食,我都不会忘记你;我的故乡,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我一定会记住你!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13

他是一位乐观,爱好生活的美食家,作家——汪曾祺。他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美食的经验全都倾注在了笔尖上,写在了我读过的这本书上。

在他的家乡,高邮,承载了他对美食的最初看法。在我读完“端午的鸭蛋”的那段后,想着那蛋壳泛着淡青色;入口如嚼石灰;蛋白柔嫩,蛋黄如朱砂般的鸭蛋,我拿着书就让我妈妈买一些高邮的鸭蛋。当我尝了几口后,果真如此!后来几天,我学着汪曾祺去探索美食的世界。慢慢的,我便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吃完小龙虾后要把指头上的油嗦掉,或者是吃大棒骨的时候一定要把骨髓吸出来。就算看似可笑,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美食的趣味。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篇章还是“跑报警”,这一段写的是他在上学时躲避日军轰炸的场景。文中说到,跑报警的时候,人们都是往水渠里跑,但是汪曾祺却每次都往松林里跑,因为那里有买松子的。虽然面临着日军残忍的轰炸,但是汪曾祺却能闲逸地磕着松子,去乐观的面对。虽说幽默,但这绝对是常人少有的。

汪曾祺时常在文章中把美食与家乡连接到一起。在《咸菜慈姑汤》中,从小时候厌恶慈姑,到因为久违了家乡的感觉而开始对慈姑有了感情,这些事情其实都说出了汪曾祺思乡的心情。

这位幽默,乐观的老作家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去征服了我们的心,但那些句子又仿佛充满了色彩,流光四溢。这些色彩,便是他对生活的看法。

鲍尔吉·原野经典语录

1.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刘玲。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橘红的嘴唇依然鲜艳。《雪地贺卡》

2.马的眼睛没有猫的警觉、狗的好奇,也没有猪的糊涂。对半夜有人参观马厩,马好像比人更宽容。从眼神看,马离人间的事情很远,离故事也很远。而猫狗的恐慌哀怨、忠勇依赖证明它们就在人中间。《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

3.男人把爱情想象成一只鸟儿,它是自由与飞翔;女人把爱情想象成鸟巢,它是安全、牢固和温暖;鸟和鸟巢想到了一块儿,就找到了美满的幸福感。《草言草语》

4.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光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哭,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就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人生》

5.啥叫奢侈?人头马兑茅台酒、拿鱼翅拌大米饭、让熊猫推碾子、用牡丹花炒天鹅蛋、都比不了朱二这出,拿谷子苗喂羊,不仅是奢侈,更是糟蹋。《草言草语》

6.说到父亲,那是一道斑驳的城墙,高而厚,然而砖已经开始风化。青砖不青了,却仍御风雨。《亲亲的家人》

7.我的曾祖母曾说露水是月亮给太阳写的信,夜晚挂草上,太阳早晨收走。《草言草语》

8.阳光照在解冻的河水上,水色透青。水抖动波纹,似要甩掉这些阳光。阳光比蛇还灵活,随弯就弯贴在水皮上,散一层粼粼波光。阳光趴在水上却不影响水的透明。水动光也动,动得好像比水还快。《多快的手也抓不到阳光》

9.在下雨之前,树枝把汁水提到了身边,就像人们把心提到嗓子眼儿,它们扬着脖颈等待与雨水遭逢。我想,它们遭逢时必有神秘的交易,不然叶苞何以密密鼓胀。《草言草语》

鲍鹏山经典语录

鲍鹏山经典语录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安徽六安人,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毕业后支教青海,在青海师范大学任教17年,现为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人性有弱点,但人性也有优点。小人之所以常常成功,很多时候,是因为

他们特别能利用人的弱点。但小人也成不了大事,并最终失败,那是因为人性中还有优点。林娘子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贞操,甚至可以说,保护了我们对于人性的信心。富安的一条计,成于人性的缺点,却最终失败于人性的优点。有权力的地方,一定有小人。

一部《水浒》,就是写这样的混浊世界,不清平世界,因为这世界不清平,才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有他们跑到水浒,跑到梁山泊。好好的世界为什么不呆,偏偏要去那水浒?就是因为这世界已不清平。

由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为总指挥,太尉府虞候为具体责任人的“杀人夺妻工作组”成立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切又都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展着,一张大网已经张开。

鲁智深是天生的英雄,天赋他一颗正义之心,包天之胆,绝世武功,他一出场,就是英雄,他一出手,就是精彩。而林冲,乃是人间打造的英雄,是逼成的英雄,他本来真的不是英雄,也不想做英雄,只想做官。他已经被这个体制,被这个社会揉捏得无骨骼,无胆气,无血性,甚至连正义感都没了。他有英雄的材质,却无做英雄的愿望;有做英雄的能力,却无做英雄的勇气。

既不让林冲战死沙场,壮怀激烈,也不让他论功请赏,封官加爵,并且还不让他死在宋江等众兄弟环绕之中,而是让他先行风瘫,再半载而亡,死在兄弟星散之后,死在万念俱灰之际,死在寂寞之中,死在落魄之时。这风瘫的半年,病榻之上,怀想一生,他又几多感慨?几多愧疚?想必定是欣慰之事少,抱憾之处多吧?

在鲁智深眼里,人生无坏事,天下无大事。无论什么事,反正不怕事。

而在林冲眼里,人生太多事,天下皆难事。无论什么事,都是烦恼事。

鲁智深是个莽撞人,林冲是个精细人。但是,偏偏这个莽撞人获得圆满,精细人终身遗憾。

一个人要鼓励自己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最好的办法就是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一个人要让自己做傻事,蠢事,闯祸,最好的办法也是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一件聪明的事,如果有始无终,最后就变成了傻事。相反,一件傻事,如果你坚持做下去,最后竟然让你做成了,那就变成了好事,大事,甚至,变成了大事业。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没有什么爱情我们不能理解。

有一些爱情我们不能报以爱情;但是,没有什么爱情我们不能报以温情。

有一些爱情我们必须拒绝;但是,没有任何爱情我们可以嘲弄。

无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

有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

暴民不是国家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祸害。

顺民呢?同样糟糕:

顺民不是国家的财富,而是国家的累赘。

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一个大英雄,拔刀向黄狗,武松开始失态,失去风度了。

人伤人,乃是出于恨,是为了伤害;

天伤人,乃是出于爱,是为了拯救。

人伤人,是为了杀。是为了毁灭人。

天伤人,是为了生。是为了成就人。

义是大义,大义所在,君父可以不从。所以,大义可以灭亲。

气是小气,小气所使,是非往往不顾。所以,小气可以殒身。

世事大抵如此:有一潇洒人,必有众多不能潇洒的人。

一个单位,有一个潇洒的员工,必有至少一个以上不潇洒的勤勉忠厚的员工,为他承担,为他擦屁股。

一个家庭,有一个潇洒的老公,必有一个不潇洒的辛苦的老婆。反之亦然。

有一个潇洒的儿子,必有一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母,苦死苦活。孺子牛是世界上最不潇洒的动物了吧。

鲍鲸鲸经典语录

1、我一年挣的没你一天花的多,我当然活得累了,现在这个社会,谁有钱谁有资格耍流氓,就连一条狗爬到首富的位置还能让人四条腿的趴着走,不过王灿你该醒醒了,你吃穿不愁的青天白日,你有想过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吗?都是我们这种人被迫捐给你的,说句不好听的,你们这种人还得管我们叫妈!我 们一直这样 供着你,还让你没法断奶。——鲍鲸鲸 《等风来》

2、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我听见遥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了一个气泡碎掉的声音,我知道,那是我卑微的,被自尊劫持着的,奢望他回头的那个愿望。——鲍鲸鲸 《失恋33天》

3、“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用,飞不起来的。现在的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风来。” 我愣了一下,在愣着的几秒钟里,感觉身体里有什么东西瞬间被撞开了,那些积郁了很久的东西。 “等风来?” 教练点点头,“如果想飞起来的话,只有勇气往前冲, 是不够的。我 们得停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让自己清空,只是等风来。” 只是等风来。——鲍鲸鲸 《等风来》

4、感谢命运让我们这样结束,不用对我觉得抱歉,我不稀罕你的抱歉,我不稀罕你说你对我很亏欠,我要的就是这样对等的关系。一段感情里,在起点时我们彼此相爱,到结尾时,互为仇敌,你不仁我不义。我要你知道,我们始终势均力敌。——鲍鲸鲸 《失恋33天》

5、如果你被抛弃了,是你曾经相信过的一个人,一段感情,被彻底推翻了;但如果,你因为一些你自以为不可抗的原因,去把一个曾经认真爱过的人伤害了,背叛了,那么,在那之后,你都无暇顾及这段感情了,你怀疑的,根本就是你自己这个人,你身上到底有多阴暗的地方,会去亲手毁掉一个人和一段 感情,事后再 后悔,再挽救,你这个人,也从此变得终生不堪。——鲍鲸鲸 《失恋33天》

6、我提醒你啊,我安排你去尼泊尔,这就是一个工作,你别给我犯那种俗炮小白领常犯的烂毛病。尼泊尔我不用去我也知道,条件是特差吧?人民生活特贫困是吧?但奇了怪了他们生活的还特幸福,眼神特清透,笑容特淳朴,顿时衬得你心怀邪念了是不是?你开始怀疑自己干的这些事儿特别没意义了是吧 ?开始追求 精神层面的存在感了是吧?出一次国,去一次什么越南老挝柬埔寨,回来以后就不好好说人话,动不动就抱怨国内空气差、物价高、人心复杂、眼神肮脏。出去前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回来以后开始天天吃斋念经,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这种人我见多了,真不多你一个!别觉得去趟尼泊尔你就能琢磨出来什么,出世入世这事儿,你以为那么简单哪?出去演演游客,在村儿里体验一下生活,拜个佛留个影,就顿悟了?——鲍鲸鲸 《等风来》

7、我明白我为什么一直不愿意面对我男朋友说的那个真实的世界了,其实不是我瞧不起他的世界,也不是我觉得我能改变什么,而是我懦弱,我怕疼,我怕我一走进来,就会摔的满身是伤。我太害怕了,害怕的不敢面对,害怕的不愿意长大,害怕拒绝别人,换来的场面不好看,也害怕别人说我不好,害怕 自己变的复 杂,变的不干净了。我希望每天都能过的像在幼儿园里一样。——鲍鲸鲸 《等风来》

8、尤瑟纳尔说过一句我一直觉得无比刻薄但又无比精准的话: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鲍鲸鲸 《失恋33天》

9、说句丧气的话,青春啊,有的时候真像个冷笑话,要事隔多年才知道,当时的笑点在哪儿。——鲍鲸鲸 《等风来》

10、邻居每天粗茶淡饭,我吃泡面能加根火腿肠,都会开心一点。 邻居每天炖肘子煎带鱼,那我这碗泡面就完全值得含泪下咽。 这个邻居不一定要住在隔壁,他们在我生活的四处出没着。——鲍鲸鲸 《等风来》

11、“最后,他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想长大没关系,但总有一天,我必须得活到一个真实世界里,那个世界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他没有能力一直保护这样的我,我也没有能力永远的拒绝长大。——鲍鲸鲸 《等风来》

12、美食,好酒,都不会因为你失恋了就停止供应。是,牙疼不能忍,但它也要不了你命。——鲍鲸鲸 《失恋33天》

13、坐在这一片清朗的空旷里,我第一次有勇气,开始期待那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鲍鲸鲸 《失恋33天》

14、主编指指筒子楼后面一栋高层精装公寓,那公寓灯火通明,气派极了。“后面那楼,精装,一平米六万,顶层是复式别墅,还带私人空中花园。”主编看向我:“你要的公平在那儿呢,可你能够得着么?着急?着急有什么用,有本事你飞啊,长翅膀

鲍鲸鲸经典语录摘抄

鲍鲸鲸,原名鲍晶晶(豆瓣网名是大丽花),1987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小说《失恋33天》《游记,或是指南》的作者。《失恋33天》电影的编剧。自称职业宅女(并非OTAKU,统称伪宅)思维敏锐,文字功底扎实,身后拖着无数个人格,一路走得花样迭出,毫不寂寞。20xx年《失恋33天》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20xx年,和《失恋33天》导演滕华涛合作的第二部电影《等风来》已于12月29日公映。

鲍鲸鲸经典语录:

幸福是什么?对我来说,不是那些忠于内心随遇而安的鬼扯。人活得幸福不幸福,完全取决于我的邻居过得怎么样。

人都会变老,人也都会变俗,你要想一直活在十八岁,只能是十九岁前一天死了。所以,永远不要在上山的路上,笑话那些下山的人,累的像条死狗一样。明白么?

人会觉得自己蠢,是因为愚痴暂时令你的心灵蒙上了一层灰尘,没关系,总会有被风吹开的一天的。

一个人的感情额度是有限的,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不管不顾的冲动消费完,剩下的日子就只能精打细算。

说句丧气的话,青春啊,有的时候真像个冷笑话,要事隔多年才知道,当时的笑点在哪儿。

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用,飞不起来的。

你自己觉得这事儿办得感天动地,无欲无求,但在对方眼里,它只是一场毫无道理的暴风骤雨,人家在盼着它快点过去。

你倾其所有的信任、崇拜、爱,献给一个人,如果对方不珍惜你,或者你们之间并不存在平等的关系,那么你这种倾倒行为,只会让对方徒增压力--甚至在对方眼里,这就是你单方面的,不负责任的,情感上的随地大小便。

我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贴上幸福这个标签了,偶尔会有还不错过的去这样的生活感悟,但生活里充斥的更多的,还是忍一下就过去了这样的励志短语。

临结婚之前两口子谈崩的情况,我也没少见,男的被女方那些二百五的要求逼得反了悔,女的悔不当初,拼命在人屁股后头追,这种结果一点也不梦幻,说这个没别的意思,前车之鉴,跟您分享一下。

你可以说,至于吗,除了被当做遗物,它们首先是钱,何必这么看不开,不过是失个恋。是的,好多事都不至于,杀人头点地,不过落下一个碗大的疤,就算地球爆炸,对外星人来说,也就只是一场壮观的免费烟花。

回忆是病毒,附着在这些衣服上,我若是不狠心把它们抛弃,稍不留神,那些病毒便渗进皮肤融入血液一路高奏凯歌直通大脑,大脑反应不过来,便会让心跟着一起负担,于是我整个人,便会再次陷入自怜自艾的死机状态。

旧人说走便走,背影潇洒,生怕稍一回首便化作了盐柱,所以就算留恋,都不会再回头;而这些旧物,在整个过程中见证了那么多的好时光,自己没有行动力,全凭我来决定它们的去留。

就好像壁虎的逃生本能,遇到危险时,绝不会费力纠缠,马上断尾逃走。但真正折磨人的,或许是那尾巴重新长出来的过程。

我不稀罕你的抱歉,我不稀罕你说你对我很亏欠,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对等关系,一段感情里,我们实实在在的爱过对方,到结尾时,也实实在在的恨上了对方,你不仁我不义,我要你知道,我们始终势均力敌。

每当出现问题时,我最常做出的姿态不是倾听,而是抱怨。一段恋情下来,我总结的关键词不是合作而是攻击。

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完全松懈。除了拉出完美的声响,这世上,又有什么事不是要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呢?我的恋爱就是谈得这么用力,最后反而奏出了一首无疾而终的烂俗苦情歌

如果分一次手要一个月才能不再阵痛,不再时时都想求他回头,想到他名字时不再心慌手颤,那我已经成功的走过了三分之一的路段。

所谓的自我,所谓的感情洁癖,所谓的据理力争,所谓的不能侵犯的小世界。是的,我保护好了以上这一切,但为什么分手以后我依然感觉那么失败?

脸上时刻挂着笑的人,大概只分两类,一类是生活平静到令他们无欲无求,而另一类大概是生活里充满太多变数,这变数令他们提不起任何欲望也不敢多奢求。

因为明白自己的潜质,再怎么装扮也和锦上添花有些距离,所以我的衣服都是用来御寒和遮丑的,我的人生就是个基本款的人生。

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我听见遥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了一个气泡碎掉的声音,我知道,那是我卑微的,被自尊劫持着的,奢望他回头的那个愿望。

如果,你因为一些你自以为不可抗的原因,去把一个曾经认真爱过的人伤害了,背叛了,那么,在那之后,你都无暇顾及这段感情了,你怀疑的,根本就是你自己这个人,你身上到底有多阴暗的地方,会去亲手毁掉一个人和一段感情,事后再后悔,再挽救,你这个人,也从此变得终生不堪。

我恨这个不入戏的对手,明明我们能演一出好戏,有一个happyending,但他却偏偏要逼我精神分裂满怀阴暗,人物性格复杂到值得捧回一尊奥斯卡奖杯。

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

感谢命运让我们这样结束,不用对我觉得抱歉,我不稀罕你的抱歉,我不稀罕你说你对我很亏欠,我要的就是这样对等的关系。一段感情里,在起点时我们彼此相爱,到结尾时,互为仇敌,你不仁我不义。我要你知道,我们始终势均力敌。

在故事的最开始,我们以为对方是自己人生里的最不能错失的那个唯一,但到最后才颓丧的发现,你不是非我不娶,我不是非你不嫁,只是个太伤人的误会而已。

是的,多年以前,我的矫情我的浪漫我的天时地利,到了今天,已经统统过期,更关键的是,当年陪在我身边的那个人,居然选择了中途退票离席。

我知道,市面上的好青年还有很多,一定有一个人,幽默而不做作,温柔而不咸湿,相貌不用多端庄,但随便一笑,便能击中我心房。茫茫人海活跃着这么多的怪胎,难道还容不下这样一个人存在?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当归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差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伙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了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害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老娘子教的!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娘子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可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情,越教我猜不出底线。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哥哥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几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 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还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的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了一会儿,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着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是刽子手扮的!无非是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儿,呆了好一会儿;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            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五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如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本草纲目)”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

    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我那时年纪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六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七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鬣狗)”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八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便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用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九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十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徐锡麟);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就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过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便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儿,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便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也想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情。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作者鲁迅,节选自《呐喊》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谁有??求跪啊!!!急需!!! 急啊啊!!求跪啊!!

原文欣赏

[1]还有特具地方性的跑马节,是在云南昆明附近乡下跑马山下举行的。这种聚集了近百里内四乡群众的盛会,到时百货云集,百艺毕呈,对于外乡人更加开眼。不仅引人兴趣,也能长人见闻。来自四乡载运烧酒的马驮子,多把酒坛连驮架就地卸下,站在一旁招徕主顾,并且用小竹筒不住舀酒请人品尝。有些上点年纪的人,阅兵点将一般,到处走去,点点头又摇摇头,平时若酒量不大,绕场一周,也就不免给那喷鼻浓香酒味熏得摇摇晃晃有个三分醉意了。各种酸甜苦辣吃食摊子,也都富有云南地方特色,为外地所少见。妇女们高兴的事情,是城乡第一流银匠到时都带了各种新样首饰,选平敞地搭个小小布棚,展开全部场面,就地开业,煮、炸、捶、钻、吹、镀、嵌、接,显得十分热闹。卖土布鞋面枕帕的,卖花边阑干、五色丝线和胭脂水粉香胰子的,都是专为女主顾而准备。文具摊上经常还可发现木刻《百家姓》和其它老式启蒙读物。大家主要兴趣自然在跑马,特别关心本村的胜败,和划龙船情形相差不多。我对于赛马兴趣并不大。云南马骨架多比较矮小,近于古人说的“果下马”,平时当坐骑,爬山越岭腰力还不坏,走夜路又不轻易失蹄。在平川地作小跑,钻子步走来匀称稳当,也显得满有精神。可是当时我实另有所会心,只希望从那些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发现一点“秘密”。因为我对于工艺美术有点常识,漆器加工历史有许多问题还未得解决。读唐宋人笔记,多以为 “犀皮漆”作法来自西南,系由马鞍鞯涂漆久经磨擦而成。“波罗漆”即犀皮中一种,“波罗”由樊绰《蛮书》得知即老虎别名,由此可知波罗漆得名便在南方。但是缺少从实物

取证,承认或否认仍难肯定。我因久住昆明滇池边乡下,平时赶火车入城,即曾经从坐骑鞍桥上发现有各种彩色重叠的花斑,证明《因话录》等记载不是全无道理。所谓秘密,就是想趁机会在那些来自四乡装备不同的马背上,再仔细些探索一下究竟。结果明白不仅有犀皮漆云斑,还有五色相杂牛皮纹,正是宋代“绮纹刷丝漆”的作法。至于宋明铁错银马镫,更是随处可见。云南本出铜漆,又有个工艺传统,马具制作沿袭较古制度,本来极平常自然。可是这些小发现,对我说来却意义深长,因为明白“由物证史”的方法,此后就用到研究物质文化史和工艺图案发展史,都可得到不少新发现。当时在人马群中挤来钻去,十分满意,真正应合了古人说的,“相马于牝牡骊黄之外”。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原来跑马节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在另外一个斜坡边,比较僻静长满小小马尾松林子和荆条丛生的地区,那时到处有一簇簇年轻男女在对歌,也可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在龙街村子里举行,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分挨桌看去,很多人都象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此外打铁箍桶的工匠家属,小杂货商店的老板娘子,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和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辟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好听歌声,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是龙街村子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的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象是一个“歌库”。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这种会,只有正当金星入斗那一年才举行的。同是唱歌,另外有种抒情气氛,而且背景也格外明朗美好,即跑马节跑马山下举行的那种会歌。西南原是诗歌的家乡,我住云南乡下整整八年,所听到的不过是极小范围内一部分而已。解放后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生活日益美好,心情也必然格外欢畅,新一代歌手,都一定比三五十年前更加活泼和热情。唱歌选手兼劳动模范,不是五朵金花,应当是万朵金花! 作者简介[2]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i)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相关资料[3]跑马节是西藏自治区藏北高原藏族牧民—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于每年藏历七月择日举行。 节日期间,牧民们安排好生产、生活,穿上民族服装,或骑马、或骑牦牛、或坐车,从四面八方汇集于赛马场上。节日的赛马场周围搭起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的帐篷,铺上卡垫,摆上青稞酒、酥油茶、牛羊肉等食品,有的还摆上收音机、录音机。赛马场上彩旗招展,歌声嘹亮、热闹非凡。参加比赛的骏马,一匹匹膘肥体壮。马鬃、马尾都用彩绸扎成辫子,骑手们身穿黄马褂和镶着金丝条的箭裤.一只胳膊袒露在外,一个个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伫立于自己的骏马之旁。只听“叭!”的—声枪响,骑手们便翻身上马,一匹匹骏马,四蹄腾空,闪电一般地从人们的面前一掠而过。临近终点,场上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场面真是动人。赛马结束,立即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演出传统的藏戏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买卖马匹和农副土特产品,夜幕降临,盘坡草原燃起一堆堆篝火,藏、回、蒙、土等族人民围着熊熊的篝火,翩翩起舞,尽情歌唱,欢度节日。写作背景[4]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

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是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就是沈从文作为历史文物研究学家对云南民俗——云南的歌会的一种“行为采录”,是作为作家的沈从文对于民俗文化一种特殊的“抢救性发掘”。 望采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老娘子嗓子肿了笑话图片)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