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打太极笑话(太极拳幽默笑话)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说太极拳不适合实战,太极拳弱在哪里?

太极拳,向来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独特瑰宝,甚至被视为中国武术的象征与代表。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代,太极拳运动更是蓬勃发展,传遍海内外。

随着太极拳的这种运动大潮,我国也相继涌现出一批批的“太极大师”、“太极掌门”与“太极传人”。令人吃惊与不解的是。现在居然又冒出些“太极拳特级大师”来,真不知这“特级大师”是“特级”在什么地方?

其实,从表面上看起来,我国的太极拳运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也的的确确被弘扬的热火朝天,轰轰烈烈。但是,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透过这种表面现象去仔细地看看其内在的本质,就会发现太极拳的这种现状是十分可悲的,也是令人十分忧心的。

首先,从学练太极拳的群体上来说,多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中年人,青少年则寥寥无几。

因上述中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毫无武术基础,所以他们练拳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地练,根本就无法按照拳术本身的规格要求去做。

这就使得我们看到的好多太极拳习练者几乎都是近乎站着练拳,并且是一举动周身皆错,诸如撅臀猫腰、耸肩缩脖、挺胸腆腹、低头斜身等毛病比比皆是,不一而足。这些“满身皆错”的练习者,练习时间一长,便自然而然地又成为别人的“老师”与“教练”,如此以讹传讹,错上加错,形成太极拳错误传播中的恶性循环,只能是越传越错,越练越糟。试想,这是太极拳的普及与发展吗?

传统的太极拳,据资料记载和一些民间太极古拳的继承者说,都是快慢相间,刚柔并济,忽隐忽现,轻沉兼备的。反观现在的太极拳,除极个别的传统老拳外,几乎都是松软缓慢、一柔到底的软拳与慢拳。

甚至好多练习者(包括一些著名的“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越慢越出功夫,越松越出功夫,越软越出功夫。殊不知太极即阴阳,阴阳即刚柔、缓急、虚实、隐现等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纯阴(软、缓、虚、隐、曲等)与纯阳(刚、快、实、现、直等)皆非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都是病拳与错拳。

一味地慢、一味地软,非但在技击上呆滞松懈、笨拙缓慢而不堪一击,就是在养生上也因过于着相缓、柔而使心神呆傻,心性受拘而灵光泯灭。其实,太极拳的松不是懈,柔不是软,而是在经过抻筋拔骨的基本功训练后,使筋腱伸长、骨缝拉开后进一步锤炼所得的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弹性膨胀力。这种力松沉自然,肌松力棚,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柔内含刚,刚中藏柔,灵动活泼,变化自然。

如今的太极拳练习者,从不进行各种抻拉筋骨的腰腿基本功与站桩功练习,一上手便直接学练套路,眯缝着眼睛懒洋洋地寻找体会着所谓的“松”、“静”、“缓”、“柔”。试想如此的练拳者,除了将自己练呆练傻、练软练懈外,又能练出些什么?

常听练太极者眉飞色舞地说柔的目的是为了刚,慢的目的是为了快,并说“柔久自刚”,“慢久自快”。但在现实中。我们所遇持上述观点和按照上述理论练功的人,却从未发现他们身上有真正的刚和真正的快,除了迟钝缓慢与松懈疲软外。便是硬如木橛似的“顶牛劲”和蛮人打架般的“胡抡滥击”。

诚然,柔是刚的前提,慢是快的开始,可我们拳术家所求的柔是真柔,慢是真慢。有了真柔和真慢,还必须要进行刚和快的专项训练,不经此项训练,任凭你的柔慢基础多好,也是无法真正的刚起来和快起来的。所以,原传的太极拳在柔行慢练之后,必须要结合忽快忽慢、忽刚忽柔、蹿蹦跳跃、式快劲刚的拳架进行太极真功的练习,从没有柔一辈子、慢一辈子而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的太极拳家。

综观现在的太极拳运动者,从“名家大师”到一般的爱好者,莫不神采飞扬地大侃特侃太极拳是天下最好的拳术,是真正的“以柔克刚”、“以慢打快”的“内家拳”,此“内家拳”在技击上以“内气”击人,触人即出,放人即飞,在养生上可治疗百病,返老还童。一提少林、八极、劈挂等拳,他们便撇着嘴露出一脸的鄙夷与不屑,轻蔑地耻笑道:“那都是些门户大开,不堪一击的‘外家长拳’,一搭手到处是漏洞,并且不能养生,是自促死亡的戕生运动!”事实上,凡是练上述“外家长拳”者找这些“内家高手”切磋时,他们要么立刻换一副尊容,满脸堆笑地对挑战者说:“我这只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而已,哪能跟人动手!”要么说:“太极拳视技击为末技,其技击手段主要是推手,你们练长拳的没练过推手,没法交流。”对此,“外家长拳”练习者们只好无可奈何地“退避三舍”。

“太极大众”张口“内家拳”,闭口“外家拳”。殊不知这种可笑的见解。早在清末民初时,就被武林巨擘宋世荣宗师和孙禄堂先生完全否定并对其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论述。“太极大众”今日还以此浅见误人误己,实为笑话!若从宋世荣宗师对拳术内外家的分析来看,当今的“太极专家”与“太极大众”,其实都是地地道道的“外家”,与真正的“内家”连边都沾不上。

再看“太极大众”的“养生成果”,一个个到老年时大腹便便。肥肉堆积,手脚笨拙,动作迟缓,宛如大象。但被“太极大众”鄙视之极的一些“外家拳师”,到老却依然清癯矫健,行动敏捷,身手灵活,精力充沛。这种摆在众人眼前的真实现象。实在是对以“健身益寿、养生延年”的“内家太极拳”的一种极大讽刺。

“太极大众”还认为太极拳的技击性是天下最科学、最厉害的。他们经常口诵“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等拳论口诀,拉着学生的胳膊“大显神通”。向旁观者讲解演示太极拳“天下无敌”的神奇技击性、实用性。讲到兴头上,还要时不时的将为自己支好靶子的学生摔上几个跟头,推出几个踉跄,以显示自己深厚的太极功夫。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所遇到的上述众多“太极高手”,在放开手脚与人搏斗时往往没反应过来便已痛遭连击或“匍匐”在地了。这是为何呢?很简单,现在的“太极大众”误将“推手”与“拆招说手”当作实战技击,认为“推手”和“拆手”便是太极拳技击的最高层次,常将在自己学生身上使用成功的一些方法误认为是真功夫而夸夸其谈。

他们哪里知道,原传的太极拳中都有专门的喂手、散手训练,在散手技击上与其它武术门派非常接近,无非太极拳突出了一个“粘”的功夫。但这个“粘”字,要在激烈的真实格斗中随心所欲地使用,谈何容易!从古到今,能在散手实战中充分运用“粘”法赢人者,实属寥寥。张三丰、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王兰亭、李瑞东、孙禄堂等这些以太极技击功夫立足武林的前辈,其辉煌成就早已成为历史。

自露禅之孙澄甫开始,太极拳便逐渐走向单纯表演、健身路子。近一二十年来,太极拳的真东西丢失得更多。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前的太极拳已大多是一具空壳,散手功夫也基本上沦为“广陵散”,难得一见。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情况,决非鄙人糟蹋太极拳。

说句让“太极拳大众”难堪的大实话,当前武术界其它门派研究技击的武人,对太极拳根本就不屑一顾。在任何时候,他们只要一听对方是练太极拳的,便立刻对其“敬而远之”,根本不屑与之谈拳、交流。

如今的武术刊物上,有关太极拳方面的文章比比皆是。但仔细一读便会发现,这些文章大多出自“晨练操友”之手,浅薄空洞的根本不值一读。另外,还有一些妄谈阴阳、故弄玄虚的“文人太极拳家”,大谈特谈玄之又玄、空之又空的空理。一系列惑乱人心的“太极玄理”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

有时,放几张弄虚作假发人放人的照片,以显示自己的功夫。那么,照片上触人即起的“太极高手”,敢不敢与我们这些不会推手、只会散手的一般武术爱好者试一试呢?我真希望你们能轻松自如地用太极将我们弹飞或击起,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太极神功击人的滋味儿。

总之,现在广泛普及的太极拳,是徒具外形的“理论拳”与消遣玩耍的“老头拳”,与真正的太极拳与太极功夫有着天壤之别。

我与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一年多了,一直想写写收获,却总因为每天学习各种东西而延后。今夜终于动笔,却不知这样下笔是否适当。

     我是爱太极拳的。

 第一次跟着打太极拳,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晚上,爸爸在打,我要求跟着学。那时的我什么也不懂,完全是玩的心态,所以很放松。才第一次尝试,我双手就气感强烈,整个人飘飘如仙。心叹,好神奇的拳术!

 第二次跟着打太极拳,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跟我们学校武术协会的同学学习,那一次也被带得很有感觉。

   将来,我一定要学太极,那里面有“道”。

   但真正开始学习太极,却是因为我身体一年比一年地在加速滑坡,快支撑不了我的生活了,怎么去延续它的使用年限,变得如此迫切。当然,现在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事实上身体层面比起身心灵的其他层面,翻转起来要快得多。当时的状况是,我几乎每周都去拔罐,按摩,跑北京去拍打,吃各种药,即使到公园里练习,也戴着帽子系着围巾。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气血很差,从小各种大病,动过几次手术。疾病是生命给予我的限制,也是我正在进行的突破。

  我非常幸运地找到郁子老师。老师才艺双全,身披殊荣,不仅仅曾经获得世界太极拳冠军还是国家在号的一级作家。这些也是我后来才慢慢知道到的。开始,我站在外围观察,发现这个队的人好精神,不像一般的中老年队伍。虽然我不懂看,但我蛮相信自己的判断的。我兴冲冲地跑去找老师:“老师,我想跟您学习太极!”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哎,怎么又来个年轻的?原来,来四个年轻的,有一个最终坚持下来就不错了,来得多能留得住的少,老师有些教怵头了。哈哈,我并不失望。跟着学就是了,其他都不在意。

   记得非常清楚,在去年七月十六日的早上,我正式加入队伍。那时正值伏天,天气非常闷热,老师不辞辛苦地带着我们几个新人,每天早上腾出时间专门掰架子,一个个地调整动作。我在动作方面的天赋实在太少了,还不怎么记顺序,老师很着急。说实话,那时候,我最爱跟着队伍里的师兄师姐学习,因为老师的希望太殷切,看我们进展慢,她就会着急生病。学了一周,动作不得当,自己又没有意识,膝盖伤到了。几天恢复,几天练习。就这样,狗熊一样笨地学了两个月,有一天早上,我意外地发觉,咦,我的胳膊似乎变长了!然后秋天来临,我发觉自己早上出门,不怕冷了。直到练至三九天,我穿着布鞋站在公园里,我才真的相信,连艾灸也灸不好的体寒,好像正在离开我……我开始爱走路,走路让我觉得浑身舒适。在打太极拳之前,我比较发愁的一件事就是,不知如何回应孩子要不要陪她一起出门散步?那时的我,总爱躺着,没有力气。现在,我可以很干脆地回答她。朋友也说我气色有好转。冬去春来,几位先后入队的同学,都陆续不见了人。我还赖在队伍里慢慢练习着。我至今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谁进步我都不羡慕,谁说我我都不在乎。老师也真是拿我这后进生没辙了,后来连气都懒得对我生。为啥晒网呢?开始时,我真是累得起不来床。过了几个循环,也还是身体酸痛,时不时会迟到。于是归因为自己身体太差了,所以总是睡不醒。但后来,我发现我竟是在“生长”!那时候我正在看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春来草自青》,仿佛是我当时的写照。我真的觉得自己仍然在生长,身体它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而且我在创造着自己的身体!有一天我记录到:我感觉自己像葫芦娃一样,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在长!而我脚接触地面的时候,我第一次开始有了感觉,是脚掌的肉与大地贴合,它们一呼一吸,亲密接触。而且我越观察,越发现是如此。我告诉队里的老姐姐,但她们不相信这样的说法,还笑话我,说你孩子才会长,你不会的。但我就是这样地爱自己,信任自己的感觉。从此,我决定给自己更多的耐心,不疾不徐,慢慢生长。

   太极也让我有机会用心去接触自然。三十七岁的年龄,生活在这片土地那么久,但直到今年我也才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记录,原来绿色是在春分前一周悄悄点染树的梢头,又在十天后肆意泼洒,一场风雨春装换夏装。而我,常常在早上一进公园,就和它们打招呼,使自己融入其间。敏感于色彩,敏感于时节的变化。

   今年入夏,我们队伍被天津唐隆杯展示赛选上,报名了团体八卦掌六十四手和双人武当太极剑两项。备赛时,大家齐心协力练习。很多队友来热心指正我的动作,每一节打下来,我都比别人有更多的动作去反复练习。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一发力就会“跳”起。(这个习惯,让我回想起二十几年前我高中军训时,学习正步走,我也会先踮起脚腕,死也改不过来。让我回想起更早,我在一岁时学习走路,我才开始会迈步就抬腿跑,跑了就摔,摔了起来还跑。我是那么喜欢两脚腾空的感觉…… 难道我某前世是飞禽?哈哈,大家有没有跟着我脑洞大开?)但最大的受益也是来自这场比赛,我终于能把一套动作熟记下来。实际上,八字全阳的我非常喜欢这套八卦掌!喜欢它的技击性,它手手发力,上打下踢,不留缓手。而我也在每一个动作中,增长着劲道。

   老师说,冬天长功,夏天长力。果不其然,我的腿变得很结实,很粗壮,买七分裤变成了受刺激的事。但老师说,这是个过程,等充血褪去了,自然就瘦了。有了老师的经验之谈,我感到很安心。后来买裙子时,发现人果然又瘦了回来。最近,还有人夸我肩薄,穿衣服漂亮,呵呵。对了,肩膀也伸展了一点,去年的一件T恤衫,颜色长度都好,就是肩有些大。而此时再试它,太合身不过了!

   除了太极拳给我身体带来的变化,我还想谈一谈从内在对它的感受。我说过,我是爱太极拳的。这种爱很难说清楚缘起。我从小就觉得世界不仅仅是看到的这样,它应该很大很大,它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开始学太极拳的时候,我就像开启一项事业那样的做足心理准备,也像开始当妈妈时的那样心意笃定,不计劳苦,不计时间,去做,不问结果。事实也证明,太极拳作为内家拳里最重要的拳种之一,它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仅仅是起势的一抬手一落手,都让我敬畏得不行。因为一抬,是举起了整个乾坤,一落又是放下了一切。慢慢地我体会到奥修师傅说的,身体是装在“其他体”里的,因为我确实感到有个“场”比身体大,它无形无相但无时无刻不包裹着我。也在一举手一投足间,我发觉自己脑子里的声音实在太多,这距离理想的练功状态还差很远。但我决定像师傅那样鼓励我自己,不管什么时候发觉自己有杂念,说明我还是有觉察的,永远都看自己在进步的一面。就这样,我开始对自己的动作有了一些觉知。在学习之初,我像一个婴儿开始学吃饭一样,饭粒会沾满自己胸前,而自己对此没有任何意识。那时的我,对自己的动作也是如此无意识,会不自觉重复错误,需要别人指出来,需要一面镜子。但最近,我暗自庆祝,我已经可以做到,我在习练着,但同时我也在观察着自己。这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正因为通过实践,增强了信心,我逐渐去除了认同自己有病自己在衰老的限制性信念。事实上,我们相信什么真的就会发生什么。还记得开始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我全副装裹自己,既不出汗也不补水,津液亏得不行。今年夏天,几套拳打下来,我的汗珠会挂在唇峰上不落,吃饭时汗会湿到大腿根。整个人都是通的。我没有病。我其实根本就没有病!我放弃了一切治疗,也替自己揭去了“亚健康”这个然并卵的标签。

   想说得还有很多。我也非常爱我的老师!今天动笔写这一篇,也是因为有几天没见到她了,很是想念。翻看了用手机录她的教学视频,觉得相处的每一刻都那么值得去珍惜。我没见过比她更帅更细腻更聪颖更风趣更性情等的老师,也同时她又是古板严格偏执脆弱钻牛角尖等的,这许多特点让她无比的真实生动,我爱她,我爱这个矛盾又真实的生命中的亦师亦友。她曾说,要九十岁还站在中国天津的人民公园打太极拳!她又说,人从行到不行,不是渐进的,是很快的事,这个身体说动不了就动不了了,说完蛋就完蛋了!我的老师,她觉得自己得到了那么多,自己有传承出去的义务,她心里有大爱。十九年来,她不求回报地站在公园的这块地方,总希望有条件的年轻人尽快学会,能拿走的全部从她身上拿走,她也就如愿以偿了。她也的确是集中华之诸多武艺和精神于一身,她活着就是个宝物!可她也是个普通人,写作工作繁重,身体需要休息,积劳积怨,也会出毛病。对此,我们作为徒弟的,首先是有责任的,责任是我们没有刻苦认真练习。其次,又是无奈的,看在眼里,掂量在心里,老师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一个人是不能与整体抗争的(觉得人定胜天),一个人除了解救自己,其实渡不了任何人。此刻,我觉得除了继续练拳,和默默陪伴她,其他只能听凭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经验和体悟的。

   事实上,我觉得非常神奇的事都是自然发生的。比如我学习太极拳吧,很多动作,不管怎么重复就是扳不过来,然后我就回家了。然后我就还去睡我的懒觉。可就在睡了两天后,我再到公园,动作就一下子改了过来。爱因斯坦在梦里得到了方程式,我在梦里长了功夫。练功或许像种地一样,到了春天,它自己就长了。

 此外,私以为传承不仅仅指技艺上的,而是有某种东西在每个人心里被播种并萌发了。老师是受上天宠爱的,她的美丽英姿卓越才情独一无二无可复制。而我同时又觉得,每一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拳风也都是不相同的。世界因此,让我们遗憾,又欢喜。老师带给我的太多太多,慢慢长路,对于我这学太极仅仅一年时间的人,总结只能是未完成时,而她对我的影响也是未完成时。

   想起来一件好玩的事,老师说要奖励我是颐和太极队年度最佳进步队员,是因为我态度端正了。我真快要笑死了,但不想告诉她我真实的想法。因为我还想有一天能给她个惊吓,错!算是惊喜吧?会不会呢?那要考考自己敢不敢去想,呵呵。

   最后,借此篇,祝愿我的老师永远健康,开心!老师她的人生是富足的,丰盛的,美好的!

打太极笑话(太极拳幽默笑话)插图

能说几个关于太极拳的故事吗?

以前,一个富人家老鼠成灾,主人张榜求解鼠患之道,于是许多猫中好手前来揭榜,许多老鼠都被这些猫中好手干掉了,但有一只老鼠却非等闲之辈,一只只猫中精英皆败北。 主人无奈,再次张榜求猫,此时一人推荐说距此百里有一村庄,庄中一猫捕鼠无数,可去请来一试。主人前往该村找到该猫却大失所望,此猫与其他前来他家捉鼠之猫全然不同,以前的猫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身手敏捷,目光如电,而这只猫却动作缓慢,体形臃懒,目光无神,全无一丝锐气,主人不信这样的一猫能对付那只老鼠。此猫慢悠悠起身,随主人来到他家。其他精英猫看到主人请来的是一只动作迟缓,体型臃懒的猫,都不屑一顾,还当面讥笑,更有一些猫上前挑逗他,他一概不理,仍旧和往常一样懒洋洋地躺在树荫底下休息。 到了晚上,老鼠出来了,那些精英猫因受过这只鼠的苦头,皆不敢前往,唯有懒猫缓缓起身向鼠走去。那些猫正准备看这只猫的笑话,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这些猫目瞪口呆,以前那只捉弄他们的老鼠并没有攻向老猫,而是倦缩在那一动不动,乖乖束手就擒。有好学之猫问这只懒猫:“为什么我们抓他的时候他奋起反抗,而你抓他的时候他却一动也不敢动?”老猫笑笑,说:“捕鼠之道在于藏,而你们却是在逼,你们捕鼠的时候气势逼人、招显于外,力暴于脸,遇上泛泛之辈可以力胜、招胜、气势胜,但遇上强者却难免败落。而我却是力隐于形,气藏于内,其不知我所守,也不知我所攻,故捕鼠未有失手。”众猫听罢,皆点头,若有所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打太极笑话(太极拳幽默笑话)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