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清朝人的西洋认知,闹了不少笑话|鲜读

热搜:不少笑话

撰文 罗山

一、清朝人眼里的各国形象

清朝人的西洋认知,闹了不少笑话|鲜读插图

乾隆并非第一个将视野远眺至全球的清朝皇帝。康熙年间,比利时籍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就曾用汉语编写地理书《坤舆图说》,已经涉及欧洲和美洲的人文地理。乾隆朝《大清一统志》曾记录了当时国人对欧洲的印象。乾隆时期清朝人的西洋认知主要来自利玛窦和南怀仁等天主教传教士。他们为清人描述的欧洲“共七十馀国”。其中有若干大国,为“以西把尼亚、拂郎察、意大里亚、热尔玛尼亚(大西洋国,其属有合勒未祭亚省)、拂兰地亚、波罗泥亚、翁加里亚、大泥亚、厄勒察亚、莫斯哥未亚诸国”。乍一看简直不知所云,其实主要是当年对外国国名翻译用字的差别。“以西把尼亚”即西班牙(Espa.a),“拂郎察”位于“以西把尼亚东北”,“都城名把理斯”,显然说的就是今天的法兰西和巴黎。一说到法国巴黎,大家自然想到那座时尚的浪漫之都,但要说到“拂郎察把理斯”,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键盘坏了滚出来的乱码。明代的“佛郎机”源于阿拉伯商人对欧洲的称呼“法兰克”。阿拉伯人见到西欧来的人,一概称为法兰克人,这是欧洲的通称,有点类似日本人见到中国人曾经一概称之为“唐人”。

大西洋国妇人

大西洋国人

欧洲的珐琅彩工艺在明代称“佛郎嵌”,后来改称“珐琅”,两个字加上了斜玉旁,显得精致了不少,凸显了其工艺品属性,表明清朝人们对欧洲的认识有所进步。“意大里亚”即意大利。“热尔玛尼亚”是神圣罗马帝国主要辖境“日耳曼尼亚”(Germania)的音译。“拂兰地亚”是今天比利时的佛兰德地区(Flandre),是南怀仁的家乡,他特别着重向中国人介绍了这里发达的纺织业。“波罗泥亚”是波兰,“翁加里亚”早年被认为是乌克兰,但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是匈牙利(意大利文Ungheria)的可能性更高。“大泥亚”是丹麦(拉丁文Dania),“厄勒察亚”有可能指瑞典、丹麦一带的厄勒海峡地带,是北德意志地区的海运重地。“莫斯哥未亚”即莫斯哥公国,即日后的沙皇俄国。这一串国名几乎覆盖了从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到森林草原地带的东欧所有重要国家。至道光年间的徐继畲《瀛寰志略》,这些国名的翻译已基本与今译无异。《皇清职贡图》对这些国家也多有描绘。

如《皇清职贡图》中的《大西洋国人图》。大西洋国其实是当时中国人对欧洲天主教国家的通称,有时候指葡萄牙,有时候指意大利,清朝人称大西洋国内有两王,一王主管“教化”,一王主管“治世”,前者明显是在说教皇,后者说的是世俗君主。《皇清职贡图》中的大西洋国男人“不畜头发,别编义发”,说的是欧洲人当年戴卷边假发的风俗,至今在一些地区的法庭上,法官还需要戴那种夸张的假发,以示庄重,不过在中国人看来也未必能觉得多庄重,倒是有点滑稽。头上有一顶“黑毡折三角”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18世纪欧洲标准的正装帽,同时也是军人的标准戎装,华盛顿的许多戎装像就戴着这种帽子,喜欢这种帽子的还有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穿着蓝色与红色搭配的三件套,丝质白色长袜,斜跨佩剑,女性身穿蓝色披风,红色短款上衣与绿色百褶裙,是当年典型的欧洲富人的正装扮相。在介绍民众之后,《皇清职贡图》还有一幅《大西洋国夷僧女尼》,二人身穿黑袍,其实就是修女和修道士,天主教会的这套装束至今也没有大的变化。

《翁加里亚国夷人》图配文称该国在“波罗泥亚国(波兰)南”,所以这个翁加里亚国其实是匈牙利。清人描述,该国人“仿佛蒙古,衣服甚短”。毕竟匈牙利的主体民族马扎尔人曾经就是游牧民族,在天主教国家中该国以弓马娴熟的轻骑兵闻名。图中描绘的就是匈牙利男子戎装形象,服饰华丽,身着左肩垂下的斗篷式短外衣,这种服饰是匈牙利骑兵的典型特征。手拄弯刀,这是轻骑兵的标配。

如果熊是“战斗民族”的好朋友,那么清朝人心中的战斗民族应该是“波罗泥亚”,即波兰。《皇清职贡图》称波兰人民酷爱击剑,家里养熊,而且仅仅为了“以供戏玩”。《皇清职贡图》中的波兰男人右手牵着一头熊,左手边还有一把长刀,穿着和蒙古人很像。那只熊两脚直立,前爪作“作揖”状,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当年的波兰也确实盛极一时,一度打进莫斯科城,也曾在维也纳城下打败奥斯曼军,一时成为东欧一大雄邦,这也不枉《皇清职贡图》对波兰人的描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清朝人的西洋认知,闹了不少笑话|鲜读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