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皮影戏笑话(皮影戏怎么说)

本文目录一览:

皮影戏中,当有一张皮影人损坏,无法登台时,会用一个“救场人物” 来代替演出。这个“救场人物” 在

这是大手厮(此处读xie)和小球厮(xie),每个影社的影人刻制,都必须有“大手厮”和“小球厮”两个形象。“大手厮”代表韦陀,“小球厮”代表红孩儿。“大手厮”大手大脚,一只手大如蒲扇,一只手特小,“小球厮”小头小个儿,形象滑稽。这两个人物与影卷的内容无关,只是在开台时或一张皮影突然损坏需要更换时,出来插科打诨,说些及情的笑话。这些笑话大可以议论时事新闻,小可以说些家长里短,或说或数或唱,旨在逗人一乐。把寓意放在笑料中,供人体味。

皮影戏笑话(皮影戏怎么说)插图

汉字的笑话,歇后语。

泥人吃饺子——难言(咽)

泥人的肚腹——毫无心肝

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

泥人经不起风雨——本质太差

泥水沟里游泳——施展不开

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要吐(土)

泥娃娃的嘴——总是笑呵呵的

泥娃娃遭雨淋——软瘫了

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泥瓦匠砌墙——两面三刀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

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各人享各人福

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谁也不让谁

你卖门神我卖鬼——同行

你去南极我去北极——各走一端

你有秤杆我有砣——配得起你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你做生意我教书——人各有志

逆水行船——不阻力;不进则退

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碾子磨——实(石)对实(石)

念完了经打和尚——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

娘不正经——热(爹)多

娘娘养侄女——两耽搁

鸟儿搬家——远走高飞

鸟见树不落——要飞了

鸟类吃食——不得不低头

鸟枪换炮——抖起来了

鸟字写成乌——还差一点

尿鳖子打酒——满不在乎(壶)

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

尿壶没底——下流

捏鼻子吃葱——忍气吞声(生)

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

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捏死手中鸟——轻而易举,容易得很

捏住鼻子过日子——不闻香臭

捏着鼻尖儿做梦——不成

捏着鼻子唱戏——闷腔

捏着拳头过日子——心里憋气

捏着一分钱能攥出汗来——会过日子

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牛吃赶车人——无法无天

牛打架——死顶

牛犊拉车——乱套

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牛角尖对牛角尖——对奸(尖)

牛角上挂稻草——轻巧

牛角上爬蚂蚁——不显眼

牛龛里的虫——硬钻

牛拉汽车——怪事一桩

牛栏里关猪——靠不住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

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

牛郎织女相会——一年一次

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

牛皮袄子反穿——逗虱子走弯路

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牛皮鼓——声大肚子空

牛皮鼓湿水——不响

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盯(叮)上不放

牛屁股后面念祭文——说空话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无伤大体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脓胞破了顶——烂透了

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

女鬼偷汉——死不要脸

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

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

藕丝炒黄豆芽——勾勾搭搭

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

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领——会己结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鹜远

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笔绘画——线条太粗

排队梳辫子——一个一个来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牌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盘山公路上开车——要善于转弯

判官办案——吓死人

判官演魔木——尽耍鬼把戏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热情(晴)人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拉车——不走正道;使横劲

螃蟹娶亲——尽是王八

螃蟹吐沫——没完没了

胖大海掉进黄连水——苦水里泡大的

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抛球招亲——未必如意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跑了虾公捉到鲤鱼——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

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扯也扯不开

泡软了的豆子——不干脆

泡透的土墙——不久长

喷火器的脾气——张口就发火

盆子里摆鸡蛋——不数的几个

盆子里摆山水——假景

膨胀的皮球——一肚子气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何必求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装穷叫苦

捧着泥鳅——耍滑头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祸)上身

砒霜拌姜汁——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

皮裤套皮裤——定有缘故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皮球上磨刀——泄气

皮软骨头硬——表面和气

皮条打人——该收拾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皮鞋打蜡——一时光

皮影戏——一牵就走

屁股底下安弹簧——一蹦老高

屁股上插针——越隐越深

屁股上持锯子——截断后路

屁股上打花脸——哪有人样

屁股上画眉眼——好大的面子

屁股坐在鸡蛋上——一塌糊涂

骗子赌钱——耍手腕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贫血病人——脸上无光

平地里起坟堆——无中生有

平光镜——八面光

屏风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

瓶口封蜡——滴水不漏

瓶子里的苍蝇——没有出路

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

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破表——没准儿

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破大褂——没理(里)

破罐子——甩了

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破饺子——溜边了

破喇叭——别吹了

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破琵琶——不好谈(弹)

破网打鱼——瞎张罗

破网捞虾——落空

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剖腹献肝胆——死尽忠心

剖开墨鱼肚——一付黑心肠

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菩萨的心肠——软的

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菩萨坐冷庙——孤苦伶仃

葡萄架下乘凉——舒适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块香料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七石缸里捞芝麻——费功夫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齐桓公用董仲——不记前仇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

骑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骑驴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骑驴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末颠倒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

骑毛驴有用赶——道儿良好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儿

骑着骆驼赶的鸡——不识高低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棋盘上的士象——不离将

棋盘中的子儿——捻一下,动一步

旗杆顶上拉胡琴——唱高调儿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乞丐吃醋——一副穷酸样

乞丐吃梅子——穷酸

乞丐打铃——穷得叮当响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过日子——全靠别人施舍

乞丐进发廊——没人理

乞丐扭秧歌——穷快活

乞丐说相声——耍贫嘴

乞丐跳舞——穷快活

乞丐养猪——没料儿

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大材小用

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汽车死了火——要人推

汽球上天——吹起来了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斤顶干活——不怕压力大

千斤顶伸头——压上劲了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

千里行军才起步——路长着呢

千年的大树——根深时茂

千年的狐狸精——古怪

千年的铜器——老古董

千年的铜钟——经得起打击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

牵牛花讨好——顺杆爬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牵只羊全家动手——人浮于事

牵着骆驼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一个比一个凶

前面是死胡同——行不通

前妻的孩子哄后娘——尽说瞎话

前藤子上上吊——难死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进退两难

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

钱塘江涨潮——大起大落

钱眼里睡觉——细人

潜水运动——要沉住气

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

欠债不还——放赖

欠债还钱——理所当然

强盗发善心——难得一回

强盗碰着贼爷爷——黑吃黑

强盗照镜子——贼头贼脑

强盗走了扛出枪来了——假充勇敢

强盗做梦——想着偷

强拉媳妇成亲——人在心不在

墙缝里的坚强不屈蚁——自有路数

墙缝里的蚂蚁——不愁没出路

墙缝里的蝎子——暗中伤人

墙上的麦子——野种

墙头上的种白菜——难浇(交)

墙头上睡觉——难得翻身

墙头上种菜——没缘(园)

抢吃弄破碗——欲速则不达

敲锅盖卖大饼——好大的牌子

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敲锣撵兔子——起哄

敲锣碰到放炮的——想(响)到一点子上

敲锣捉麻雀——一个逮不了

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

荞麦地里藏秃子——没有看出你来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荞麦捏的——没有骨头

荞麦皮打浆糊——粘不到一起

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

桥顶上盖搂——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巧他爹打巧他娘——巧上加巧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俏大姐的头发——波涛滚滚

俏大姐择眉毛——连根拔

俏媚眼给盲佬看——传错情

俏媳妇戴凤冠——好上加好

翘辫子不叫翘辫子——死了

切菜刀剃头——真玄

茄子开黄花——变了种

秦桧的后代——奸小子

秦桧杀岳飞的罪名——莫须有

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秦桧要负担——没给的

秦始皇的奶奶——有年纪啦

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秦叔宝的黄骡马——来头不小

青菜煮豆腐——没什么油水

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青面虎下山——小打扮

青皮菠萝——还不成熟

青染缸里洗澡——一身轻(青)

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

青石板上的青苔——扎不下根

青石板上摔鸟龟——硬碰硬

青桐木作杠子——硬邦邦

青蛙唱歌儿——呱呱叫

青蛙吃黄蜂——倒挨了一锥子

青蛙过冬——呆着不动

青蛙爬在脚上——不咬人,吓一跳

青蛙求偶——大声叫喊

青蛙拴在鞭梢上——不值摔打

青蛙谈恋爱——吵闹不休

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别

青蛙笑蝌蚪——忘了自己从哪来了

青蛙钻蛇洞——自寻死路

青竹竿掏茅坑——越掏越臭

青竹蛇,黄蜂尾上针——最毒

倾巢的黄蜂——一轰而散

清明后的妻子——一夜一节子

清明时节黄梅雨——年年如此

清水潭里扔石头——一眼望到底

清油炒菜——各有所爱

清蒸鸭子——浑身稀烂嘴巴硬

蜻蜒吃尾巴——自咬自

蜻蜒点水——东一下,西一下

蜻蜒点水鱼打花——没有用

蜻蜒点水——只接触表面

蜻蜒撞着蜂蛛网——有翅难飞

请个猴子去摘桃——到不了你肚里

请来阎王压判官——以大欺小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请瓦匠上房顶——查漏洞

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穷大奶奶逛庙会——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风流,饿快活——苦中作乐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寡归回娘家——苦衷难诉

穷汉下馆子——肚里空,兜里光

穷皮匠的家当——破鞋

穷人打官司——屁股上前

穷人掉雪窟——又冷又饿

穷人买米——只要一声(升)

穷人卖女儿——迫不得已

穷人卖仔——逼不得已

穷秀才娶亲——将就着办,一切从简

穷债户过年——躲躲闪闪

穷嘴恶舌头——招人讨厌

秋风扫落叶——一吹一大片

秋后拔萝卜——再硬也要碰

秋后蝉鸣——声嘶力竭

秋后的棒子地——好硬的碴子

秋后的瓜棚——空架子

秋后的蝈蝈——没几天吱吱头了

秋后的狐狸——变了样

秋后的黄蜂——欲凶无力

秋后的黄瓜——无前劲儿,没后劲儿;蔫了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问

秋后的树叶——黄了

秋后的丝瓜——一肚子私(丝)

秋后的蚊子——没几天嗡嗡头了

秋后的蚊子——又欢起来了

秋后高梁——从头红到脚

秋后刮西风——一天凉过一天

秋千打成一字平——大动荡

秋天剥黄麻——净是扯皮事

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红

蚯蚓戴帽子——土里土气

蚯蚓钩鲤鱼——以小引大

蚯蚓刨地——费力不小,收获不大

球场上的足球——被人踢来踢去

球场上跑步——尽兜圈子

去北极考察——任重道远

全身瘫痪——动弹不得

全世界只有一个月亮——争也没用

泉水里看石头——一清二楚

拳击比赛——你不打他他也打你

拳头捶辣椒——辣手

拳头打跳蚤——吃亏的是自己

拳头上跑马——能人儿

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缺根竹子照样扎竹排——不希罕你

缺尾巴虾——掀不起大浪

缺牙啃西瓜——道道多

瘸驴的屈股——邪(斜)门歪道

瘸驴配破磨——两将就

瘸腿跟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瘸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瘸子穿大衫——抖起来了

瘸子放屁——一股邪气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瘸子骑瞎驴——互相照应,各显所长

瘸子驼背——卑躬(背弓)屈膝

瘸子携瞎子——高低跟着走

瘸子追小偷——越喊越远

瘸子走山路——东倒西歪

鹊桥相会——一年一度

人上屋顶——坐不稳了;坐不住

扔出去的手榴弹——没人敢要

三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砂锅里的火药——容不得半点火星

隼鸟打猎——帮凶

吞了火炭——哑了口

娃娃当司令——小人得志

娃娃逗妹妹——嘻嘻哈哈

娃娃看魔术——莫明其妙

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

娃娃上街——哪里热闹到哪里

娃娃玩火——万万不可

娃娃下棋——胸无全局

娃娃鱼的嘴——好吃

娃娃鱼爬上树——左看右看不是人

挖地坑沟找豆包吃——没出息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袜子改长裤——高升

歪脖子挂项链——不见得美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

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

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

歪头看戏怪台斜——无理取闹

歪嘴吃石榴——尽出歪点子

歪嘴吹灯——满口邪(斜)气

歪嘴吹笛子——对不上眼

歪嘴吹海螺——两将就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

歪嘴当骑兵——马上丢丑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没正经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

歪嘴婆娘跌跤——上错下也错

歪嘴婆婆喝汤——左喝右喝

外公死儿——没救(舅)

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了

外甥打阿舅——公事公办

外甥披孝——无救(舅)

外头拾块铺衬,屋里丢件皮袄——得不偿失

外屋里的灶王爷——独座几

弯刀遇见瓢切菜——正合适

弯腰树——直不起来

晚上赶集——散了

万岁他掉在井里——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万岁爷的茅厕——没有你的份(粪)

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

亡羊补牢——为期不晚

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连滚带爬

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

王八肚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王八扛叉——自觉有光

王八心肠——直肠直肚;装不住啥

王八咬手指——死不松口

王八作报告——憋(鳖)声憋(鳖)气

王宝钗爱上叫化子——有远见

王道士画符——自己明白

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点子

王母娘的蟠桃——再好也吃不到

王母娘娘的棒槌石——经过大阵势

王母娘娘伸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七的兄弟——王八

王悄斗石崇——甘拜下风

王小二过年———年不如一年

王小二敲锣打鼓——穷得叮当响

王佐断臂——留一手

网里的鱼,笼中的鸟——跑不了

望风扑影——一场空

望乡台上看牡丹——做鬼也风流

望远镜看风景——近在眼前

围棋盘内下象棋——不对路数

围着火炉吃西瓜——心上甜丝丝,身上暖烘烘

围着叫化子逗乐——拿穷人开心

桅杆上的螺狮——靠天吃饭

温火爆牛肉——慢工夫

温水烩饼子——皮热心凉

温水烫鸡毛——难扯

温水煮板栗——半生不熟

温汤里煮鳖——不死不活

闻鼻烟蘸唾沫——假行家

闻着棺材唤几香——死到临头

蚊虫遭扇打——吃了嘴的亏

幽默笑话/歇后语/皮影戏

幽默笑话/歇后语/皮影戏

歇后语:皮影戏

答案:

---- 一牵就走

歇后语,字谜,有关字的笑话?

泥人吃饺子——难言(咽)

泥人的肚腹——毫无心肝

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

泥人经不起风雨——本质太差

泥水沟里游泳——施展不开

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泥瓦匠砌墙——两面三刀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

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各人享各人福

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谁也不让谁

你卖门神我卖鬼——同行

你去南极我去北极——各走一端

你有秤杆我有砣——配得起你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你做生意我教书——人各有志

逆水行船——不阻力;不进则退

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碾子磨——实(石)对实(石)

念完了经打和尚——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

娘不正经——热(爹)多

娘娘养侄女——两耽搁

鸟儿搬家——远走高飞

鸟见树不落——要飞了

鸟类吃食——不得不低头

鸟枪换炮——抖起来了

鸟字写成乌——还差一点

尿鳖子打酒——满不在乎(壶)

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

尿壶没底——下流

捏鼻子吃葱——忍气吞声(生)

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

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捏死手中鸟——轻而易举,容易得很

捏住鼻子过日子——不闻香臭

捏着鼻尖儿做梦——不成

捏着鼻子唱戏——闷腔

捏着拳头过日子——心里憋气

捏着一分钱能攥出汗来——会过日子

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牛吃赶车人——无法无天

牛打架——死顶

牛犊拉车——乱套

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牛角尖对牛角尖——对奸(尖)

牛角上挂稻草——轻巧

牛角上爬蚂蚁——不显眼

牛龛里的虫——硬钻

牛拉汽车——怪事一桩

牛栏里关猪——靠不住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

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

牛郎织女相会——一年一次

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

牛皮袄子反穿——逗虱子走弯路

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牛皮鼓——声大肚子空

牛皮鼓湿水——不响

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盯(叮)上不放

牛屁股后面念祭文——说空话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无伤大体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脓胞破了顶——烂透了

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

女鬼偷汉——死不要脸

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

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

藕丝炒黄豆芽——勾勾搭搭

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

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领——会己结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鹜远

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笔绘画——线条太粗

排队梳辫子——一个一个来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牌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盘山公路上开车——要善于转弯

判官办案——吓死人

判官演魔木——尽耍鬼把戏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热情(晴)人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拉车——不走正道;使横劲

螃蟹娶亲——尽是王八

螃蟹吐沫——没完没了

胖大海掉进黄连水——苦水里泡大的

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抛球招亲——未必如意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跑了虾公捉到鲤鱼——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

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扯也扯不开

泡软了的豆子——不干脆

泡透的土墙——不久长

喷火器的脾气——张口就发火

盆子里摆鸡蛋——不数的几个

盆子里摆山水——假景

膨胀的皮球——一肚子气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何必求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装穷叫苦

捧着泥鳅——耍滑头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祸)上身

砒霜拌姜汁——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

皮裤套皮裤——定有缘故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皮球上磨刀——泄气

皮软骨头硬——表面和气

皮条打人——该收拾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皮鞋打蜡——一时光

皮影戏——一牵就走

屁股底下安弹簧——一蹦老高

屁股上插针——越隐越深

屁股上持锯子——截断后路

屁股上打花脸——哪有人样

屁股上画眉眼——好大的面子

屁股坐在鸡蛋上——一塌糊涂

骗子赌钱——耍手腕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贫血病人——脸上无光

平地里起坟堆——无中生有

平光镜——八面光

屏风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

瓶口封蜡——滴水不漏

瓶子里的苍蝇——没有出路

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

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破表——没准儿

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破大褂——没理(里)

破罐子——甩了

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破饺子——溜边了

破喇叭——别吹了

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破琵琶——不好谈(弹)

破网打鱼——瞎张罗

破网捞虾——落空

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剖腹献肝胆——死尽忠心

剖开墨鱼肚——一付黑心肠

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菩萨的心肠——软的

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菩萨坐冷庙——孤苦伶仃

葡萄架下乘凉——舒适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块香料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七石缸里捞芝麻——费功夫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齐桓公用董仲——不记前仇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

骑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骑驴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骑驴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末颠倒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

骑毛驴有用赶——道儿良好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儿

骑着骆驼赶的鸡——不识高低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棋盘上的士象——不离将

棋盘中的子儿——捻一下,动一步

旗杆顶上拉胡琴——唱高调儿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乞丐吃醋——一副穷酸样

乞丐吃梅子——穷酸

乞丐打铃——穷得叮当响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过日子——全靠别人施舍

乞丐进发廊——没人理

乞丐扭秧歌——穷快活

乞丐说相声——耍贫嘴

乞丐跳舞——穷快活

乞丐养猪——没料儿

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大材小用

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汽车死了火——要人推

汽球上天——吹起来了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斤顶干活——不怕压力大

千斤顶伸头——压上劲了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客——总有一别

千里行军才起步——路长着呢

千年的大树——根深时茂

千年的狐狸精——古怪

千年的铜器——老古董

千年的铜钟——经得起打击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

牵牛花讨好——顺杆爬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牵只羊全家动手——人浮于事

牵着骆驼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一个比一个凶

前面是死胡同——行不通

前妻的孩子哄后娘——尽说瞎话

前藤子上上吊——难死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进退两难

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

钱塘江涨潮——大起大落

钱眼里睡觉——细人

潜水运动——要沉住气

浅滩上放木排——一拖再拖

欠债不还——放赖

欠债还钱——理所当然

强盗发善心——难得一回

强盗碰着贼爷爷——黑吃黑

强盗照镜子——贼头贼脑

强盗走了扛出枪来了——假充勇敢

强盗做梦——想着偷

强拉媳妇成亲——人在心不在

墙缝里的坚强不屈蚁——自有路数

墙缝里的蚂蚁——不愁没出路

墙缝里的蝎子——暗中伤人

墙上的麦子——野种

墙头上的种白菜——难浇(交)

墙头上睡觉——难得翻身

墙头上种菜——没缘(园)

抢吃弄破碗——欲速则不达

敲锅盖卖大饼——好大的牌子

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敲锣撵兔子——起哄

敲锣碰到放炮的——想(响)到一点子上

敲锣捉麻雀——一个逮不了

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

荞麦地里藏秃子——没有看出你来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荞麦捏的——没有骨头

荞麦皮打浆糊——粘不到一起

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

桥顶上盖搂——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巧他爹打巧他娘——巧上加巧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俏大姐的头发——波涛滚滚

俏大姐择眉毛——连根拔

俏媚眼给盲佬看——传错情

俏媳妇戴凤冠——好上加好

翘辫子不叫翘辫子——死了

切菜刀剃头——真玄

茄子开黄花——变了种

秦桧的后代——奸小子

秦桧杀岳飞的罪名——莫须有

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秦桧要负担——没给的

秦始皇的奶奶——有年纪啦

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秦叔宝的黄骡马——来头不小

青菜煮豆腐——没什么油水

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青面虎下山——小打扮

青皮菠萝——还不成熟

青染缸里洗澡——一身轻(青)

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

青石板上的青苔——扎不下根

青石板上摔鸟龟——硬碰硬

青桐木作杠子——硬邦邦

青蛙唱歌儿——呱呱叫

青蛙吃黄蜂——倒挨了一锥子

青蛙过冬——呆着不动

青蛙爬在脚上——不咬人,吓一跳

青蛙求偶——大声叫喊

青蛙拴在鞭梢上——不值摔打

青蛙谈恋爱——吵闹不休

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别

青蛙笑蝌蚪——忘了自己从哪来了

青蛙钻蛇洞——自寻死路

青竹竿掏茅坑——越掏越臭

青竹蛇,黄蜂尾上针——最毒

倾巢的黄蜂——一轰而散

清明后的妻子——一夜一节子

清明时节黄梅雨——年年如此

清水潭里扔石头——一眼望到底

清油炒菜——各有所爱

清蒸鸭子——浑身稀烂嘴巴硬

蜻蜒吃尾巴——自咬自

蜻蜒点水——东一下,西一下

蜻蜒点水鱼打花——没有用

蜻蜒点水——只接触表面

蜻蜒撞着蜂蛛网——有翅难飞

请个猴子去摘桃——到不了你肚里

请来阎王压判官——以大欺小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请瓦匠上房顶——查漏洞

请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穷大奶奶逛庙会——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风流,饿快活——苦中作乐

穷寡妇赶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穷寡归回娘家——苦衷难诉

穷汉下馆子——肚里空,兜里光

穷皮匠的家当——破鞋

穷人打官司——屁股上前

穷人掉雪窟——又冷又饿

穷人买米——只要一声(升)

穷人卖女儿——迫不得已

穷人卖仔——逼不得已

穷秀才娶亲——将就着办,一切从简

穷债户过年——躲躲闪闪

穷嘴恶舌头——招人讨厌

秋风扫落叶——一吹一大片

秋后拔萝卜——再硬也要碰

秋后蝉鸣——声嘶力竭

秋后的棒子地——好硬的碴子

秋后的瓜棚——空架子

秋后的蝈蝈——没几天吱吱头了

秋后的狐狸——变了样

秋后的黄蜂——欲凶无力

秋后的黄瓜——无前劲儿,没后劲儿;蔫了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问

秋后的树叶——黄了

秋后的丝瓜——一肚子私(丝)

秋后的蚊子——没几天嗡嗡头了

秋后的蚊子——又欢起来了

秋后高梁——从头红到脚

秋后刮西风——一天凉过一天

秋千打成一字平——大动荡

秋天剥黄麻——净是扯皮事

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红

蚯蚓戴帽子——土里土气

蚯蚓钩鲤鱼——以小引大

蚯蚓刨地——费力不小,收获不大

球场上的足球——被人踢来踢去

球场上跑步——尽兜圈子

去北极考察——任重道远

全身瘫痪——动弹不得

全世界只有一个月亮——争也没用

泉水里看石头——一清二楚

拳击比赛——你不打他他也打你

拳头捶辣椒——辣手

拳头打跳蚤——吃亏的是自己

拳头上跑马——能人儿

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缺根竹子照样扎竹排——不希罕你

缺尾巴虾——掀不起大浪

缺牙啃西瓜——道道多

瘸驴的屈股——邪(斜)门歪道

瘸驴配破磨——两将就

瘸腿跟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瘸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瘸子穿大衫——抖起来了

瘸子放屁——一股邪气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瘸子骑瞎驴——互相照应,各显所长

瘸子驼背——卑躬(背弓)屈膝

瘸子携瞎子——高低跟着走

瘸子追小偷——越喊越远

瘸子走山路——东倒西歪

鹊桥相会——一年一度

人上屋顶——坐不稳了;坐不住

扔出去的手榴弹——没人敢要

三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砂锅里的火药——容不得半点火星

隼鸟打猎——帮凶

吞了火炭——哑了口

娃娃当司令——小人得志

娃娃逗妹妹——嘻嘻哈哈

娃娃看魔术——莫明其妙

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

娃娃上街——哪里热闹到哪里

娃娃玩火——万万不可

娃娃下棋——胸无全局

娃娃鱼的嘴——好吃

娃娃鱼爬上树——左看右看不是人

挖地坑沟找豆包吃——没出息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袜子改长裤——高升

歪脖子挂项链——不见得美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

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

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

歪头看戏怪台斜——无理取闹

歪嘴吃石榴——尽出歪点子

歪嘴吹灯——满口邪(斜)气

歪嘴吹笛子——对不上眼

歪嘴吹海螺——两将就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

歪嘴当骑兵——马上丢丑

歪嘴和尚吃螺蛳——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没正经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

歪嘴婆娘跌跤——上错下也错

歪嘴婆婆喝汤——左喝右喝

外公死儿——没救(舅)

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了

外甥打阿舅——公事公办

外甥披孝——无救(舅)

外头拾块铺衬,屋里丢件皮袄——得不偿失

外屋里的灶王爷——独座几

弯刀遇见瓢切菜——正合适

弯腰树——直不起来

晚上赶集——散了

万岁他掉在井里——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万岁爷的茅厕——没有你的份(粪)

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

亡羊补牢——为期不晚

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连滚带爬

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

王八肚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王八扛叉——自觉有光

王八心肠——直肠直肚;装不住啥

王八咬手指——死不松口

王八作报告——憋(鳖)声憋(鳖)气

王宝钗爱上叫化子——有远见

王道士画符——自己明白

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点子

王母娘的蟠桃——再好也吃不到

王母娘娘的棒槌石——经过大阵势

王母娘娘伸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七的兄弟——王八

王悄斗石崇——甘拜下风

王小二过年———年不如一年

王小二敲锣打鼓——穷得叮当响

王佐断臂——留一手

网里的鱼,笼中的鸟——跑不了

望风扑影——一场空

望乡台上看牡丹——做鬼也风流

望远镜看风景——近在眼前

围棋盘内下象棋——不对路数

围着火炉吃西瓜——心上甜丝丝,身上暖烘烘

围着叫化子逗乐——拿穷人开心

2010-12-18 14:32 山海轩 | 十五级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有关汉字的谐音歇后语、笑话、故事和来历。

泥人吃饺子——难言(咽)

泥人的肚腹——毫无心肝

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

泥人经不起风雨——本质太差

泥水沟里游泳——施展不开

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要吐(土)

泥娃娃的嘴——总是笑呵呵的

泥娃娃遭雨淋——软瘫了

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泥瓦匠砌墙——两面三刀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

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各人享各人福

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谁也不让谁

你卖门神我卖鬼——同行

你去南极我去北极——各走一端

你有秤杆我有砣——配得起你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你做生意我教书——人各有志

逆水行船——不阻力;不进则退

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碾子磨——实(石)对实(石)

念完了经打和尚——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

娘不正经——热(爹)多

娘娘养侄女——两耽搁

鸟儿搬家——远走高飞

鸟见树不落——要飞了

鸟类吃食——不得不低头

鸟枪换炮——抖起来了

鸟字写成乌——还差一点

尿鳖子打酒——满不在乎(壶)

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

尿壶没底——下流

捏鼻子吃葱——忍气吞声(生)

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

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捏死手中鸟——轻而易举,容易得很

捏住鼻子过日子——不闻香臭

捏着鼻尖儿做梦——不成

捏着鼻子唱戏——闷腔

捏着拳头过日子——心里憋气

捏着一分钱能攥出汗来——会过日子

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牛吃赶车人——无法无天

牛打架——死顶

牛犊拉车——乱套

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

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牛角尖对牛角尖——对奸(尖)

牛角上挂稻草——轻巧

牛角上爬蚂蚁——不显眼

牛龛里的虫——硬钻

牛拉汽车——怪事一桩

牛栏里关猪——靠不住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

牛郎约织女——后会有期

牛郎织女相会——一年一次

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

牛皮袄子反穿——逗虱子走弯路

牛皮鼓,青铜锣——不打不响

牛皮鼓——声大肚子空

牛皮鼓湿水——不响

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又会钻空子,又会吸血

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盯(叮)上不放

牛屁股后面念祭文——说空话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无伤大体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脓胞破了顶——烂透了

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女儿国招附马——一厢情愿

女鬼偷汉——死不要脸

女子走钢丝——胆大心细

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

藕丝炒黄豆芽——勾勾搭搭

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

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领——会己结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鹜远

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笔绘画——线条太粗

排队梳辫子——一个一个来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牌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盘山公路上开车——要善于转弯

判官办案——吓死人

判官演魔木——尽耍鬼把戏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热情(晴)人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拉车——不走正道;使横劲

螃蟹娶亲——尽是王八

螃蟹吐沫——没完没了

胖大海掉进黄连水——苦水里泡大的

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抛球招亲——未必如意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跑了虾公捉到鲤鱼——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

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扯也扯不开

泡软了的豆子——不干脆

泡透的土墙——不久长

喷火器的脾气——张口就发火

盆子里摆鸡蛋——不数的几个

盆子里摆山水——假景

膨胀的皮球——一肚子气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何必求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装穷叫苦

捧着泥鳅——耍滑头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祸)上身

砒霜拌姜汁——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

皮裤套皮裤——定有缘故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皮球上磨刀——泄气

皮软骨头硬——表面和气

皮条打人——该收拾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皮鞋打蜡——一时光

皮影戏——一牵就走

屁股底下安弹簧——一蹦老高

屁股上插针——越隐越深

屁股上持锯子——截断后路

屁股上打花脸——哪有人样

屁股上画眉眼——好大的面子

屁股坐在鸡蛋上——一塌糊涂

骗子赌钱——耍手腕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贫血病人——脸上无光

平地里起坟堆——无中生有

平光镜——八面光

屏风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

瓶口封蜡——滴水不漏

瓶子里的苍蝇——没有出路

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

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破表——没准儿

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破大褂——没理(里)

破罐子——甩了

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破饺子——溜边了

破喇叭——别吹了

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破琵琶——不好谈(弹)

破网打鱼——瞎张罗

破网捞虾——落空

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剖腹献肝胆——死尽忠心

剖开墨鱼肚——一付黑心肠

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菩萨的心肠——软的

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菩萨坐冷庙——孤苦伶仃

葡萄架下乘凉——舒适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块香料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七石缸里捞芝麻——费功夫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齐桓公用董仲——不记前仇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

骑楼下躲雨——暂避一时

骑驴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骑驴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末颠倒

骑毛驴不用赶——道熟

骑毛驴有用赶——道儿良好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儿

骑着骆驼赶的鸡——不识高低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棋盘上的士象——不离将

棋盘中的子儿——捻一下,动一步

旗杆顶上拉胡琴——唱高调儿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乞丐吃醋——一副穷酸样

乞丐吃梅子——穷酸

乞丐打铃——穷得叮当响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过日子——全靠别人施舍

乞丐进发廊——没人理

乞丐扭秧歌——穷快活

乞丐说相声——耍贫嘴

乞丐跳舞——穷快活

乞丐养猪——没料儿

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大材小用

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汽车死了火——要人推

汽球上天——吹起来了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斤顶干活——不怕压力大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回答者: wyy1999wy - 童生 一级 11-10 21:21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皮影戏的祖师爷和戏神是谁?

那是很久以前,在我国冀东的滦州有一大嘎奔儿头长相出奇的丑,满面大麻子,一只胳膊长,一只胳膊短,家里非常的穷,还有个7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他照顾,所以他后来直至40多岁了还娶不到媳妇。

不过,大嘎奔儿头虽然人穷,但心地善良,他又是个孝子,并且他还一心向佛,见庙磕头,逢佛烧香。有一年,南海的观音菩萨来东土劝人行善,来到冀东滦河边,见到给观世音知道大嘎奔儿头是个好人,就打算救助他,于是就变成一个白发老婆婆来到大嘎奔儿头面前,问道:“小伙子,想不想把日子过好点?”大嘎奔儿头说:“我的老奶奶,我能不想吗?可我这傻大黑粗的,又没个能耐,咋能过好呢?”老婆婆说:“你不是挺会唱的吗?就耍皮人儿吧!劝人行善,这不是挺好的吗?”“咋个耍法呢?”“用驴皮刻成人形,着上色,用线吊着,边唱边耍,教人学好行善,你也可以好好养活你老妈啊!”“我长得丑,又怕见人,再说我唱男的还中,要是唱女的,大老憨嗓子还不把人笑死?”“那不怕,搭个台子,前面支上个窗户,四面用布围上,人们从外边只看见皮人影儿,看不见你,唱女人时你掐着点嗓子,嗓音不就细了?”说罢,观音现了原形,大嘎奔儿头才知道见了菩萨,赶紧就拜。从那时起,大嘎奔儿头开始唱驴皮影戏,慢慢的,皮影戏由一人连唱带耍,发展到多人,也有了分工,耍法也由原来的用绳子吊着改成用细铁丝和细秫秸棍儿插着耍,还配上了乐器。

这就是传说中滦州皮影的由来,据说直至后来,在一些民间的皮影艺人箱子里还有个比一般影人高大一半儿的大嘎奔儿头作为祖师爷压着影箱呢!

而在河南商城和其他一些地方,人们把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小儿子作为戏神供奉着,也称作“老郎神”。

艺人每次出箱、封箱、开戏前都要把形象为一个方面大耳五六岁孩童的“老郎神”供在上边或前台。然后洗手净面,燃香烧纸,行三拜九叩大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唐王登基的时候,朝廷祝贺,文武将帅要排戏演唱,后宫嫔妃也剪纸弄影戏。因为女人不便抛头露面,遂挂纱点烛以影替代。唐王看后说影戏很雅,可给世人敬神了愿。从这之后,影戏传入民间,就把它叫做“还愿戏”了。

不过,后来又因小太子看戏入迷,一天睡在戏箱里被闷死了,唐王在悲伤之余,就封他为影子戏的老郎神,艺人们供奉的戏神,即指老郎神。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实际上,人们往往把历史上对皮影戏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艺人尊称为祖师爷或开山鼻祖,像明代的黄素志和清代的解长春等。

那还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在河北滦州城北安各庄有一个婴儿呱呱诞生了,父母给取名叫黄素志。

黄素志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里,从他记事时起,屋里就摆着琴棋书画,墙上挂着“要通今古事,必须读五车书”的条幅。家中老人对他的教诲,也离不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

因此,黄素志很小的时候,就把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那首《劝学》诗当成了他的座右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的黄素志,资质聪慧,才智超群,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课程都不够他学的,所以,一有时间,他就看些话本小说等杂七杂八的闲书。他的肚子里,也就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茶余饭后,他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儿,也总少不了让他讲上两段。

黄素志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看皮影戏。那时,三里五村的不管哪里唱皮影戏,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是天天必到,奉陪到底。所以,很快他也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影膏药”。

趣和爱好,使他俩成为好朋友。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俩人就在一起翻影卷、铰影人。

晚上刚一掌灯,他们就挤在窗子跟前又耍又唱,招得满院的孩子都来看。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也成了通诗书、喜绘画、擅长皮影的高手。

黄素志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后来,经过州、府考试,进入府学深造,成为一名生员,也就是人们所俗称的秀才。

这也是古时读书人晋身入仕的第一道门槛儿。如果再经科考得中,弄个举人进士的头衔,就可高官厚禄或光宗耀祖了。不过,黄素志偏偏时运不佳,几次科考,最后都是名落孙山。

1579年,黄素志再次府试落榜。这让他心灰意冷,郁闷异常,他想:“也许这是命里注定,天意使然吧!算了,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从这之后,黄素志内心那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可是,他又觉得,从此待在家里撸锄杠,不仅一肚子墨水白搭了,也会让人家笑话。想来思去,他终于决定,那就远走高飞吧!

黄素志听说,一出山海关,就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那里民风淳厚,物产丰饶。心想,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和过人才艺,在外边闯荡几年,不仅混生活不成问题,说不定还发财致富或衣锦还乡呢!

于是,黄素志带了些简单行装,开始了他的关东之行。他晓行夜宿,历尽艰险。有时大山横亘,有时骇浪惊魂,让他望而生畏。

每当这时,黄素志就在心里暗暗鼓励自己,人家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数不清的生死磨难,才到达天竺,一住就是17年,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壮举。还是咬牙坚持吧!

于是,他又开始了与命运挑战,跟死神抗争的关东之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黄素志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毅力继续往前走。但是,出山海关没多远,从家里带的银子就所剩不多了。要把这种没有目标的旅行坚持下去,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一路的盘缠。对这个事儿,在出发之前,他也早有思想准备。于是,就开始了一路卖艺的游学生涯。每到州府重地或大的村镇,他就给准备科考的学子们讲学,或给小学生上课。

有时在风清月朗的傍晚,或在打谷场上,街巷的中心,他就给乡亲们唱几段皮影,很受群众欢迎,而且还常被挽留小住。有时十天八天,有时一两个月。

如果偶尔遇到有书院的地方,他会住得时间更长。因为,考场失意和长途跋涉的辛苦煎熬,需要他多歇息休整些日子。另外,大凡书院,都建在人文胜境,或是山水之乡。

书院内不但藏有众多群书,而且多廊柱妙对,文化氛围很浓,正是修炼自己的好地方。况且,在书院里,既可在讲辩研讨之暇,赏春花、延秋月,调适身心,登高舒啸,又可游山水、观胜迹,增进学识,启心励志。

黄素志在跟人们的接触中,逐渐地对东北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和人文历史等多方面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他日后融入社会,发展自己,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俗话说,“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黄素志就这样边走边停,不知翻越了多少崇山峻岭,跨过了多少急流险滩,最后终于到达了沈阳,并在城里谋得了塾师一职,以图养家糊口,了此一生。

不过,时间久了,他又时常想起从儿时就已着迷的家乡皮影戏,于是,他又在闲暇时间做起了影人,开始唱皮影。

后来,他看到这里人也都非常爱看皮影戏,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便设馆授徒,组建影班,演唱皮影,慢慢地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梨园宗师。

不过,黄素志在演出的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过去的传统大影,因为造型粗糙,情节简单,而且南腔北调,语言混杂,在不少方面跟当地群众的审美习惯不相适应,于是他决定对皮影进行全面改造。所以,他一面开馆授徒,一面对皮影进行改革创新。

俗话说,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虽然黄素志深知传统皮影的最大缺点是:造型粗糙,雕刻简单,行当不全,很难表达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深层情感。

但是,皮影戏有几百个剧目,这些剧目又多取材于历史故事,轶事传说,涉及的人物遍于社会各个阶层。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商贾贵胄、士农工商,巫婆神汉、僧侣尼姑、游侠剑客、神仙鬼妖等。

从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看,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七情六欲,面面皆有。另外,还有山川云雨,鸟兽虫鱼,家具什物等。总之,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中游的,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所以,如真要对传统皮影进行全面改造,是非常不容易的。就拿雕影用料来说,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成了黄素志改革的拦路虎,让他屡遭失败。

后来,有一个姓裴的学生,看见自己的先生整日在那里剪纸人,屡次失败,都是失败在不易耐久上。于是就异想天开,用羊皮刮净毛血,照剪纸样剪,剪成后,果然持久耐用。

这件事让黄素志茅塞顿开。他感到,要改造传统皮影,单靠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邀请老家的同窗好友曹振中等人,来到沈阳,参加了他的演出创作团队。他们一面演出,一面改革。

他们细化了行当分工,把影戏中的角色分为生、小、髯、大、丑、妖等;改革了雕影用料,由硬纸改成羊皮再改为驴皮。

缩小了影人尺码,把原先的影人尺码由原来的60多厘米缩小至30厘米左右,用细长圆滑的高粱秸秆操纵,滦州俗称“箭杆儿”,所以后来还一直把皮影行当里擅耍线者誉为“箭杆王”。

在唱腔上,黄素志在皮影中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优美唱腔和当地的完美: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阳刻素面代表正人君子和贞节烈妇;粗眉环眼及阴刻、赘肉横生的脸谱象征奸邪恶霸;龇牙咧嘴、眼眶外加白圈代表趋炎附势或诙谐滑稽之徒。

经过这样的丰富创新后,从而形成了滦州影典型的“通天鼻,眉线高挑,眉梢弯曲回收与细长的丹凤眼相连,樱桃小口,下巴尖翘,五分脸,七分装”的审美效果。

影卷内容文辞典雅,通俗健康,借史讽今,针砭时弊,达到济世救人,启发民智,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音乐唱腔上,黄素志吸纳了滦州方音方言俚曲和地道的滦县老呔儿话,以及民间歌曲小调叫卖声都渗透其中,所以形成浓厚的地域特色,真正意义上的滦州皮影从而诞生,黄素志也被公认为滦州皮影的开山鼻祖。

后来随着一代代艺人的不断更新发展,遂演变成普及东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北方多数地区的大型民间艺术剧种。

解长春出生在清代的同治年间,他天资聪颖,10岁时就开始学习道情皮影了。他12岁那年,跟着师父三堂叔北上到宁夏大王爷府演出。跟以往一样,这次的演出,照样是三堂叔在前台挑扦演唱,解长春在后台打锣。

有一天晚上,解长春敲锣时困了,打起了盹儿,锣声合不了拍,音乐走了调。

这让一向持艺严谨的三堂叔非常生气,随手就抄起板子打了解长春几下,并骂道:“不知轻重的东西,给王爷唱戏还敢打盹!”

而且在散戏后,三堂叔又对解长春严厉地训斥了一顿,还进行了责罚。从这之后,自尊心非常强的解长春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演技上超过自己的师傅并尽快地“出师”,独立门户。

由于解长春秉性聪明,天赋极高,对道情皮影艺术有着超人的悟性和记忆力,一本戏只要听师傅唱一遍,就能够将剧本、唱词及皮影挑扦的一招一式全部背下来。所以没过两年,他就能够将师傅唱过的戏全部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傍晚,王爷亲自点了解家的看家戏《石敬瑭拜刀》。按照以往的惯例,后台的解长春和师兄弟们搭好舞台准备好影人后,就去请前台的师傅开戏。可是,这天晚上,解长春他们把台子都搭好收拾好后,大王爷已经到了,可还没看到师傅呢。

“快去请师傅开戏啊!”师兄弟都着急地说。

“来不及叫了,让我唱吧!”解长春自信地说。

“你?要知道在王爷府唱戏唱不好要被杀头的!”师兄弟都劝道。

“我能唱好,你们给我鼓劲就行了。”

解长春说完后,稍微准备了一下就走上了前台,清清嗓子张口唱起了这部传统历史大戏。他嗓音洪亮圆润,刚柔相济,道白吐字清晰,声情并茂,皮影挑扦生动活泼,唱到动情处热泪盈眶。

再加上后台的人生怕出错,都使出浑身解数,让鼓乐配合得默契自然,所以解长春的演出吸引包括大王爷在内的所有观众,博得了阵阵喝彩,使得大王爷一边看一边不停地夸奖道:“想不到这小解比老解唱得还要好哩!”

再说吸足了洋烟过足了烟瘾的老解师傅等了半天也不见徒弟们来请他,最后等他来到后,锣鼓管弦也都响了,戏已开演半天了!

老解师傅快步来到戏场,耳闻目睹了侄子解长春的道情演唱和皮影挑扦,顿觉得其技艺已远超过自己了。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是老天的造化啊!”

随后,没过多长时间,老解师傅就把唱戏前台交给了还稚气未脱的解长春,而自己则封艺息影,回乡下养老去了。就这样,10多岁的解长春在宁夏大王爷府“出师”了。

宁夏大王爷被解长春的演技深深地吸引住了,多次邀请他到府里演出,还赠送给他一副影戏箱具,一副水晶石眼镜和一件貂皮马褂,算是对他演唱的最高奖赏。

同治初年,解长春至陕西定边,加入到当地戏班,继续演唱皮影戏。他在陕西从艺期间,接触过不少民间戏班和艺人,艺术造诣大为提高。他广交艺友,留心汲取当地的艺术营养。

同时,他还将环县皮影戏的不少优秀表演手法传入当地,使两地的皮影艺术在不少方面得到融合。加之他高超的挑扦技艺及唱功,不久便被艺人们奉为宗师。

解长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一边带着皮影戏班去各地演唱,一边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艺的革新。

他先后对道情皮影的乐器和唱腔进行了改革,将胡琴由二弦改为四弦,增加了小唢呐、水梆等乐器;在唱腔上,吸收其他剧种与民歌特点,创造了一些新技巧、新唱法,使道情皮影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更为强烈。

与此同时,解长春还根据历史故事和其他剧目改编、移植了许多道情皮影剧本,如《忠孝图》、《日影塔》、《蛟龙驹》、《苦节图》、《善恶图》、《九华山》等,这些优秀的剧目到后来一直是陇东道情皮影戏的保留剧目。

另外,解长春也十分重视艺徒的培养,他吸收了不少学徒传授技艺,其中较为知名的有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被称为解氏“四大弟子”。

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皮影进入了兴盛时期,极大地推动了皮影戏的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皮影戏笑话(皮影戏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