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从古至今,方言始终存在,因方言差异闹误会和笑话的事层出不穷

热搜:闹笑话的,闹笑话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方 言 趣 谈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语言也呈多样性,据此,现代汉语教科书把全国各地方言分成七大方言区。先秦时期,各地方言分歧严重,互相交流困难。当时各国连横合纵,联姻会盟,活动频繁,这就需要交往时有懂官话且精通方言的人从中沟通,于是出现了一批称作“象胥”“舌人”的职业翻译官。

从古至今,方言始终存在,因方言差异闹误会和笑话的事层出不穷插图

秦始皇一统天下,“书同文”仅是统一文字,未曾有统一语音、提倡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历史记载。口语无法统一,方言仍然严重,千百年来,一直如此。虽有官话——雅言,但仅在一定场合使用,并不普及。《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即使孔子,也只在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事等庄重场合,方才使用西周时通行的正音——普通话。估计孔子的口中的雅言约略为当时的咸阳音,平时教学上课居家过日子,也还是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

既然从古至今,方言始终存在,因方言差异造成误会和闹笑话的事也层出不穷。

据相关记载,太平天国时期,某将领到丹阳遇阻,后方传来命令说“绕城而走”,不料传令官方音太重,前锋的耳朵又不兼容,遂听成“烧城而走”,于是丹阳酿成大祸,满城被烧一空。可能这个故事有为太平军屠城避讳的意思,但兵员来自各地方言区,征战频繁,军营中没有进行推广普通话活动的时间,估计不会有普通话水平测试过三甲的文化教员。烧掉一个小小的行军障碍点,在军事长官眼里只是点一把火的事,算不得什么。

上面的误会有点沉重,当代的笑话比较轻松。一个日本人来旅游,到了东北,人家喊他“一本人”,到了胶东,人家喊他“二本人”,过了长江到苏南,人家喊他“四本人”,继续往南走到浙江永嘉,他惊喜地听到人们把他顶格升级到了“十本人”。没走完半个中国,他自己彻底崩溃“晕话”了,直到回国,都没弄清自己到底是几本人。

笔者在南京上大学时,有个广东老师讲授政治经济学,只听他课堂上反反复复讲“西游记”。我们心中纳闷,他几时反串教古典文学了?看到同学们交头接耳不明就里的情形,老师明白了疑惑所在,赶紧板书,全班这才恍然大悟,他原来说的是“私有制”。

最离谱的是下放兵团时听苏南的战友把洗头说成“打蛋”,本来以为开玩笑,但看说话人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受过正规训练的相声演员——一脸严肃地逗别人开心,时间久了才知道当地方言就是那么说。

江苏徐州也有类似笑话,比如贾汪区把水的音读成“匪”。平时说“喝匪”没问题,出问题是在文革中军管期间。有个工厂停水后突然来水,工人们喜大普奔,有的高喊“有匪,有匪”,有的狂呼“匪来了,匪来了”。军管会领导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召集民兵紧急集合,这时方知虚惊一场。

徐州人嘴里的“管”,除了“管理”外,还有“行”“准许”“可以”等意思。据说有位徐州司机到外地逛商城,停车时还小心翼翼地问一下门口的保安:这个地方管不管停车?答曰:“管”。谁知司机回来看到已被贴条罚款,他气愤地问保安,你说“管”我才停,怎么现在又贴条罚款?保安一脸委屈地说,我明确警告你说“管”停车,你却偏要停车。司机仁兄一嘴白沫,保安大哥满头雾水,真是鸡同鸭讲。同一个“管”, 理解的意思正好相反。方言差异引起误会还造成经济损失和麻烦。

据说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方言,其实浙江温州话也不遑多让,民间早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的调侃。有人听而生畏地说,理解温州话的难度绝对超过摩尔斯电码。据说抗战时通讯困难,为了保密,干脆让两个温州人对讲当地方言。日本人截听到后,情报部门绞尽脑汁总无法破解所讲内容,拉风堪比美国大片《风语者》。年轻时看《红灯记》曾突发奇想,李玉和要是温州人多好啊,他根本不需在饭盒的粥里藏什么密电码,说温州话就可以把情报方便顺利地送给柏山游击队,对敌斗争降低了风险,革命事业减少了牺牲,新中国则多了个浑身是胆雄赳赳的铁路干部。

如果说闽南语温州话难度系数全国数一数二的话,那江苏南通话可挤进三甲。记得上学时曾听南通的同学吐槽当地话说,一位住东门的老太太去西门买菜,半个小时连说带比划双方都瞪着眼不知所云,最后空手而归。当然,这应该是个夸张的段子,它生动表现出当地方言口音的小众,而对外地人的耳朵来讲,则是相当排斥极不友好的啦。

哈尔滨人分不清“能”和“农”,辽宁人分不清“人”和“银”,胶东人分不清“油”和“肉”, 苏南人分不清“黄”和“王”,南京人分不清“荷兰”和“河南”,徐州人分不清“私人”和“诗人”。去广东爬罗浮山打听哪里乘“缆车”,本地人肯定带你去的是“男厕”。梅州法院搞推广普通话,强调只有学好普通话才能“骗民”。北方人听了吓一大跳,其实他意思是说“便民”。陕西的医生嘱咐您老“房前一粒,房后一粒”,您要是理解有误吃错了药,流着鼻血满大街跑,只能怪您老外地人没听懂当地话,他说的本意是“饭前一粒,饭后一粒”。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说普通话已经蔚然成风,交流障碍大幅减少,因方言造成误会闹笑话的情况越来越少。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自有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其存在也有着地域价值和意义,是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根基。它可能受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影响逐渐同化产生变异,但一定不可能消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从古至今,方言始终存在,因方言差异闹误会和笑话的事层出不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