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民间故事:刘邦显灵

热搜:闹了笑话

不知道什么朝代,在江苏徐州,有一位王书生,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了。王书生喜欢看三史(《史记》、《汉书》和东汉的《东观汉记》,后来,《后汉书》出现,就取代了《东观汉记》,称为三史),反复看了好几遍,对三本书内容很熟悉。

王书生喜欢看史书,而且博览群书,这一点很好。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吹牛,夸耀,总觉得自己最懂,什么都觉得很容易。他对古人古事,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许多都是自己的推测,臆断,其实是错的。

更要命的是,史书上那些厉害的人物,他都看不起,从商汤到周文王,从姜子牙到商鞅,从秦始皇嬴政到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他经常批评人家,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好像只有他才最厉害。

有时候,一些很有学问的人,指出来王书生的错误,王书生也不改正,反而会羞辱别人,从而表现自己。时间久了,就没人来纠正他了,王书生也就越错越离谱。不过,他自己不知道,只是觉得自己厉害。

有一年,王书生去沛县玩,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有高祖庙。

王书生喝醉了酒,趁着酒兴,到了汉高祖庙里,王书生晕晕乎乎睡着了,歪倒在刘邦塑像的脚下。

睡了一会儿,王书生醒了,他歪着头,看着刘邦的塑像,猛然想起了什么,趁着酒劲,斥责说:“刘邦啊刘邦,你手提三尺剑,灭了暴秦强楚(楚是西楚霸王),看起来很厉害啊!可是,你再厉害,你也不能免了你老母被人叫‘乌老’啊。就你这样,还好意思唱什么‘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你老母都被人这么说了,你还怎么威加四海?真是可笑,可笑!”

王书生斥责了刘邦好大一会儿,然后,还用手指着刘邦骂了一阵子,才带着酒意,踉踉跄跄地回家去了。

晚上,王书生睡觉了,很快就做了一个梦。

梦中,王书生看到十几个将士骑着马,都穿着铠甲,佩剑,一个个气势汹汹。看到王书生后,两个将士下了马,一把抓起来王书生,按在一匹马上,然后就掉头回去。

王书生在马背上颠簸,差点把隔夜饭吐出来。好不容易到了,他被摔在地上,原来正是白天他来过的汉高祖庙,不过他在庙的庭院里。

只见汉高祖坐在台阶上,按剑而坐,对王书生怒目而视,大骂道:“狂书生,你连史籍都没过几页,怎么敢轻易亵渎神灵?你说我母被人称作是‘乌老’,这话出自哪个典籍?速速说来,若是说不出来,你罪责难逃,小命难保!”

王书生一看汉高祖显灵了,吓得磕头,说:“陛下恕罪,臣(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自称臣,按理说他只是平民,应该自称草民)看过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中有大王的《本纪》,司马迁和班固都说过,陛下的母亲是刘媪。但是后人的注中说‘乌老反’,又解释说是‘老母之称也’。所以,我才说陛下的老母被称为乌老,这是我在《史记》注解中看到的,典籍上也明确写了,我的并不是我编造的,希望陛下明察。”

(注意,王书生这句话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话,其内容为: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后来,南北朝时期的裴骃(音同因),在注解《史记》时,引用三国时期魏过的孟康的注,对媪的读音做了解释,说是:媪,母别名也,音乌老反。

这里说的“音乌老反”,是古人认字音的方式,乌老反是“乌老反切”的简称,就是乌的声母加上老的韵母及声调,读音为wǎo(古音和今天不一样)。王书生没有理解对,以为别人对刘媪称呼为乌老,闹了笑话。)

不料,刘邦听到后大怒,说:“朕的皇宫,和泗水亭(刘邦做过泗水亭亭长,后来为了纪念他,就在泗水亭立碑)的石碑上,都明明白白记着我母亲的名字。你怎么用异族的姓‘媪氏’,来妄称我母亲叫乌老呢?你自己读错了书,理解错了意思,不反思自己,反而仗着酒兴,到我的庙里吵闹,羞辱于朕?来呀,治他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把他……”

刘邦还没说完呢,西南有人清理道路,说是太公(刘邦父亲)来了。

刘太公刚到庭院里,看到了王书生,不由得问刘邦:“这是什么人?为何被你如此欺辱?”

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看到他老子来了,也不能托大,他赶紧从台阶上下来,对父亲说:“这是傲慢狂妄、欺辱君上的书生,罪该问斩。”

王书生本来很害怕,他怕自己真被刘邦斩了,一看刘太公来了,顿时心中生出希望,大声说:“陛下,你说我傲慢狂妄,欺辱君上,罪该问斩。可是,我并不是有心的啊,就算我有心,你也不能杀我啊!”

“你罪名成立,朕为何不能杀你?”

“因为我看过许多史籍,发现真的有辱骂其君的狂人,也没有被贬或者被杀。我只是喝醉了酒,不小心在你的庙里,批评了你几句,你怎么能杀我呢?难道,这比在大街上,或者朝廷里说忤逆的话,罪名还重吗?”

“史籍里有辱骂君上,没有被处死的人吗?你举个例子来说说,找不到例子,朕一定会杀了你!”

“陛下如果不信,那我就拿陛下为例。大王刚即位做皇帝的时候,曾大会群臣,在前殿与诸位大臣喝酒,为太上皇献寿,有没有这回事?”

“确实有这回事。”刘邦说。

“为太上皇献寿之后,陛下曾经对太上皇说,‘父亲,你经常骂我是无赖,不做事,没有家业,不如二哥有本事。现在,儿子的产业,是不是比二哥多呢?’陛下,你说过这话吧?”

“是,朕确实说过这番话。”

“那时候,殿上的大臣们都欢呼万岁,大笑为乐,有这件事吗?”

“确实有这回事。你到底想说什么?让你举例子,你举的例子呢?”刘邦有些不耐烦了。

“当初太上皇是希望你能好好做事,娶妻生子,挣下一份家业,是为陛下好。可是,陛下做了皇帝后,却用家业大来让太上皇难堪,还与大臣一起笑,这难道不是忤逆太上皇吗?如此尴尬的时候,大臣还欢呼为乐,难道不是傲慢陛下你吗?”

刘太公一听,赶紧对刘邦说:“这个人说得有道理,把他赶走就行了,不然的话,你就得被他给嘲讽了。”

汉高祖一听,很不服气,说:“那时节,朕可不是傲慢太上皇,只是一时得意而已。不过,对这种半吊子书生,我也不会杀了他。杀了他,只会玷污我的宝剑。你们来,打他三十巴掌,然后把他送走!”

王书生捡回了一条命,心中舒了一口气。

这时候,果然来了两个将士,一个人按住王书生,一个人就开始打他耳光。才打一下,王书生就吓得醒了。

醒来一看,王书生发现自己在床上,天刚刚亮,他对着镜子,看了看被打的右脸,发现上面还有四个手指头印,过了好几天才灭。

后来,王书生诚心请教别人,“乌老”为何意,别人说了后,他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从那以后,他读书再也不敢夸自己了,相反,他总是虚怀若谷,虚心请教,慢慢进步多了,还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民间故事:刘邦显灵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