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职称的笑话(有趣的职称)

本文目录一览:

笑话五个

1、四位女友在一起闲谈。A说:“我结婚的时候,把以前所有的风流韵事都跟我丈夫讲了。我不想对他有任何隐瞒。”

B说:“哇,好勇气!”

C说:“呀,好坦率!”

D说:“呵呵,好记性!” 

2、卡拉OK里,朋友唱罢一曲,回到座位兴奋地对大家说:“我唱得如何?”

一个说:“唱得很好,不唱更好。”

3、有个人考职称,总是考不上。每当他照镜子的时侯,他总是狠狠地说:“你一日不放我进去,我一日不放你出来!”

4、毕业前,毕业班的人都在校园里摆摊卖书,期望着卖点钱买酒喝,故吆喝声引得不少同学驻足翻看。

A用纸圈成个大喇叭喊道:“买教材送《青年文摘》啦!”

B干脆借个扩音喇叭喊道:“买教材送《读者》啦!”

却见C拉着自己女朋友的手喊道:“买教材送女友啦!”

结果C摊前立刻围满了同学,正当大家准备一探究竟时,就听见C又吆喝道:“多买多送,送完《女友》,送《知音》送《爱人》啦!”

5、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职称的笑话(有趣的职称)插图

职称评定,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丑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作为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评职称有意义吗?

相信很多一线的老师都会说:没有意义,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同事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和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把时间花在为评职称准备的事情上,与原本开心做教师的初心发生了背离,不再把当老师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反而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获得一定的报酬。

对,就是报酬。很多人认为,要不是评职称对工资没有关系,或许很多人就不会关心这件事,只需要开心的上好自己的那堂课,经营好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也有不在乎那点钱,可是还有面子的问题,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当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的通过了高级评审,而自己依然停留在一级的时候,内心的不平衡感会让自己无法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一、评职称究竟是为了啥?

身边不少老师异口同声地说:为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什么是想过的生活?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不用为了优质课评选之类,弄一些表面花哨的形式,却缺乏实质的教学内容;可以任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再也不用为了让同行在民主测评中给自己多投一票,而不敢流露出一丝的不满;可以在授完课、备好课之后,来一个自由户外短途行,欣赏春天的花、夏天的的水、秋天的叶、冬天的雪,再也不必计较必须坐班,时刻等待签到的时间点,就为了积分时不被多扣那么几分。

说白了,职称评定限制了老师们的身心自由,让老师们带着镣铐在表演,失去了本真,失去了灵魂,成为一个出卖自尊的跳梁小丑。

所以很多老师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心灵扭曲、阴暗,一旦职称评定过之后,彻底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放纵自我,不负责任,缺乏了工作的积极性。

很多人认为,好不容易评过了职称,再也不受学校的规章制度、成绩考核、学生评教的影响,也就不需要再认真工作了,课随便上,作业干脆就不布置,反正谁也不能剥夺了高级的待遇。

二、我们在评职称的过程中都丢失了什么?

每年到学期末的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都要提醒学生,给老师评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老师的辛苦。尽管话语很含蓄,可是学生都知道,是要他们造假。

我当然知道,让学生造假,是在学生心灵上投下了一道黑影,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善良、公正的认知,可是我必须让他们说假话。一旦因为自己的学生给任课老师打了一个很低的分数,尽管是客观的反应,但是有些任课老师,看到自己的分数,想到职称评定时,积分的靠后,会把怨气发泄到学生的身上,带着情绪给学生上课,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而且他们还会认为是班主任在背后捣鬼,或者是班主任教导无方,以后的搭伴授课就成问题。

因此,为了老师的利益和同事的相处,我不得不违心地让学生给出一个很高的分数。

为了在评定中获得一个好的分数,丧失自尊,不择手段是必须的。

职称评定中,除了硬件积分之外,很多学校都有民主测评。但事实是,民主流于形式,成了拉帮结派,请吃送礼。

既然是民主,就是认为打分;既然人为打分,主观因素太多,个人好恶,权钱交易自然可能滋生。

一些老师为了让领导给自己打个高分,即使领导的指示有不公正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反驳,更不敢回绝,就怕被扣上一个不尊敬领导的大帽子。

为了让同事给自己打个高分,平时请客吃饭,关键时候更是一桌又一桌的请着,最后就成了不是拼谁工作的认真度,而是谁请得客多,请得人多,谁的朋友多。

当所谓的“能力高就是情商高”成为评职称中的一条铁律时,很多人会为了评审,蝇营狗苟,精力的关注点放在经营个人的人际关系上,内心的一方清净之地早已污浊不堪。

为了评定职称,大量的时间用来研究职称评定的条件,为了积条件而工作,把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学育人”抛之脑后。

很多人辛辛苦苦积累了好长时间的条件,总算按资排辈轮到自己,结果政策变了,所有的心血化为泡影。只好从头再来,继续为评审准备东西。

原来的论文是必须项,很多老师为了评审,平时注重收集一些素材,写成稿子,发表之后,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又可以积累条件,一举两得。可是突然之间改成了课题之类的必须项,因为很多不切实际的因素,让原本促进老师做研究性教师的初衷成为造假的必经之路。

就像大学教授搞一个研究一样,可能终其一生,也只能研究出一项发明。现在动不动就要老师有所创新,每个老师都创新,才可能通过课题评选。即使不是造假,是实践总结,可是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如何证明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同的老师都要课题创新,让学生左右为难,一种方法怎能成为常态?

当学校无法提供硬件等条件时,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化学老师要综合实践,研究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可是学校压根儿就没有实验条件,又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了参评,东找一句,西凑一句,形成一个厚厚的报号,只要一交就好,反正没有几个人认真看。评委也知道,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老师怎么能积够条件?评审费交了,事情就好办了。

当造假成为常态,内心对教学的专注就逐渐下降。当课题之类成为负担,研究性教师也就成为空谈。当兴趣变成负担,老师的积极性自然会减弱。

三、为了评审,我们变得很丑陋。

张老师是学校的老教师,参评多年,一直没能通过。当自己五六岁的同事和自己竞争一个名额的时候,她内心的失衡心态终于爆发。在硬件和软件都不占上风的情况下,她偏激的选择了卧轨自杀来威胁领导。尽管领导迫于压力,同事迫于同情,最终她得以通过,可是小城藏不住事。这件因为评职称闹出的笑话,迅速地传遍全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学生评论的话题。

张老师通过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称评定,可是当她走在校园里,学生在她背后议论纷纷,同事对她避而远之,让她明白,比职称评定更可怕的是人的看法。

一旦他人对你形成定论,内心的执着就很难以改变。标签一旦贴上,就像古时脸上刻字的刑罚,即使你努力在改变,也无人去关心。

四、不合理的规定,让老师们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

有一句话是”年轻的时候,拿命挣钱;年老的时候,拿钱救命“。教师职称评定就是:未评职称的时候,拼命工作;通过职称评定的时候,彻底放松。

教师行业是一个按字论辈的行业,很多学校的评审条件都有,职龄和教龄的积分,而且学校考虑到老教师的困难,这部分的分数相当高。

所以一部分老师看得开,平时闲散自由,不认真工作,专注为自己挣点私钱。反正年限积够了,过个职称分分秒秒的事情。即使年轻人累死累活,对教育怀揣梦想和激情,在职龄和教龄面前望而却步。这极大地挫伤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粥少僧多,上级部门给的奖励总是有数的,想要的人又太多。”爱哭的小孩有奶吃“,经常在领导面前诉苦喊委屈的老师,总是最先被领导想起,一些奖励压根没有对外公布,就已经被某些人内定了。或者是家里人背景强大,去上级部门专门要奖励,带帽下达。说什么这个模范不给谁,就取消。毫不考虑公平之言。

当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有建树的人才,而是职称评定,增加工资,教育的意义就所剩无几!

当教师的工资无法维护老师的尊严,教育的说服力就荡然无存!

当职称评定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老师们尊严摔成碎片。

有趣的谐音笑话

1、潮汕某工厂一位姓管名叫江仁的行政干部,一次接电话几番向对方自报“我是管江人”,对方大发火:“谁不知道工厂的干部是管工人的?你太傲慢了!为什么不说你的具体姓名?”只因江与“工”、仁与“人”谐音,使他讨了一场没趣。

2、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3、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到北京后,由于想乘飞机前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有机可乘,乘否?”经理接到电报,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电:“可乘就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推销员拿出经理回电,经理口瞪口呆。

4、螃蟹出门散步不小心撞到了泥鳅,泥鳅很生气:“你是不是瞎啊?” 螃蟹很委屈:“不是啊,我是螃蟹!”

5、爷爷在病危之际,将年少无知的孙子叫到床前,用尽最后一口气嘱咐道:“孩子啊,这个世道……做官才好啊!”小孙子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将爷爷临终前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许多年以后,他终于成了村里最好的棺材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职称的笑话(有趣的职称)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