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传统相声选自古代笑话(相声的讽刺传统)

本文目录一览:

相声的来历

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

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

扩展资料:

代表人物

张三禄是当今社会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朱绍文(1829-1904),相声界的祖师爷。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不抵抗政策;也曾为讽刺当时天津警察“贱”遇到麻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声

古典相声段子有哪些?

传统相声:

《找堂会》、《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开粥厂》、《当行论》、《报菜名》、《地理图》、《黄鹤楼》、《八大改行》、《八扇屏》、《三近视》、《白事会》、《扒马褂》、《论捧逗》、《绕口令》、《关公战秦琼》、《蛤蟆鼓》、《金殿斗智》、《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假行家》、《金刚腿》、《反七口》、《批聊斋》、《批三国》、《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韩信击缸》、《小神仙》、《反四辈》、《丢驴吃药》、《双槐树》、《硕二爷》、《君臣斗智》、《杨乃武写状》、《口吐莲花》、《醋点灯》、《卖五器》、《邵康节测字》、《字像》、《大相面》、《大西厢》、《对对子》、《怯拉车》、《怯卖菜》、《揣骨相》、《大上寿》、《化蜡扦》、《波斯猫》、《训徒》、《老老年》、《窝头论》、《歪批百家姓》、《五百出戏名》、《洋钱伤寒》、《贼说话》、《三节会》、《哏政部》、《麦子地》、《巧嘴媒婆》、《杨树标》、《枪毙刘汉臣》、《白宗巍坠楼》、《熬柿子》、《卖布头》、《找五行》、《黄半仙》、《风雨归舟》、《日遭三险》、《黄鹤楼》、《捉放曹》、《打灯谜》、《古董王》、《卖挂票》、《韩复榘演讲》、《朱夫子》、《汾河湾》、《康熙私访》、《开茅房》、《吃饺子》、《揭瓦》、《打油诗》、《粥挑子》、《戏迷摆寿》、《戏迷砸砂锅》、《戏迷入洞房》、《傻子转文》、《傻子拜寿》、《纪晓岚》、《百兽图》、《小诸葛测字》、《山东跑堂》、《山西家书》、《买估衣》、《三性人》、《买卖论》、《怯跑堂》、《傻子进城》、《偷斧子》、《怯跟班》、《读祭文》、《道光吃热汤面》、《五人义》、《娃娃哥哥》、《赞马诗》、《三瘸婿》、《三怪婿》、《吃西瓜》、《小淘气》、《王二姐思夫》、《张飞爬树》、《酒令》、《学四相》》、《学四省》、《学梆子》、《玉堂春》、《四大名旦》、《训子》、《卖药糖》、《财迷还家》、《切糕架子》、《学满语》、《怯洗澡》、《戏迷游街》、《武训徒》、《学京话》、《戏迷转》、《改良拴娃娃》、《说乐梦》、《庸医》、《点痦子》、《渭水河》、《姐夫戏小姨》、《卖黄土》、《增和桥》、《问路》、《避雨》、《行话》、《说大话》、《磕巴论》、《中秋节的生日》、《忌字》、《跑媒拉纤》、《买金笔》、《江南围》、《借轿子》、《讨军饷》、《九头案》(注:此传统相声下半部分已失传,仅残存上半部分)、《数来宝》、《学唱数来宝》、《对坐数来宝》、《找陈宫》、《杂学唱》、《追柳》上半部分)、《追柳》、《戏曲哭笑论》、《山东二黄》、《哭四出》、《乌龙院》、《学汉剧》、《学坠子》、《学大鼓》、《学唱太平歌词》、《学英语》、《洋鼓洋号》、《外八扇》、《朋友论》、《圣贤愁》、《传代钱》、《怯算命》、《赌论》、《反正话》、《学外语》、《戏说长沙》、《红灯记》、《聚宝盆》、《算人口》、《两头忙》、《扭嘴儿》、《改良数来宝》、《卖马》、《法门寺》、《草船借箭》、《战长沙》、《携琴访友》、《属牛》、《二十四孝》、《杜十娘》、《下神儿》、《糊涂一辈子》、《一妻一妾》、《熟了就好了》、《送媒》、《大力丸》、《翻跟头》、《皇帝选陵》、《十二缺》、《灶王爷》、《白蛇传》、《假斯文》、《借火儿》、《兄妹联句》、《孟姜女》、《竞水》、《暴发户》、《家务事》、《慈禧入宫》、《学行话》、《黄白胖子》、《九月九》、《阎王请医》、《看葡萄》、《乘嘴衙役》、《家兄》、《文庙》、《双音字》、《倒坐观音台》、《刮眉毛》、《东坡鱼》、《俏皮话》、《帮厨》、《写对联》、《窦公训女》、《连升三级》、《天文学》、《大娶亲》、《学西河》、《称谓》、《金龟铁甲》、《傻子学乖》、《打元宵》、《答非所问》、《树没叶》、《献地图》、《揭丑》、《学徒》、《罗成戏貂蝉》、《失空斩》、《英台修书》、《学京剧》、《五行诗》、《鸡冠花》、《哭当票》、《人情话》、《珍珠倒卷帘》、《五兴楼 》、《 洪鸾喜 》、《吃月饼》、《过关》、《南方话》、《故事谜语》、《迷信论》、《天王庙》、《扒员外皮》、《杂学唱》、《万人迷》、《哭论》、《滑油山》、《梁祝哀史》、《梦中婚》、《烧骨记》、《遇皇后》、《四管四辖》、《洪洋洞》、《南弹北弦》、《断弦》、《武松打虎》、《方言误》、《弦子书》、《江湖口》、《八大吉祥》、《醋点灯》、等。

带您了解相声(1)

相声种类

1.单口相声

相声种类之一,由一个人表演,自捧自逗,艺人谓之“单春”,以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取胜。是相声最早出现的形式。传统相声里单口段子很多。如《日遭三险》、《连升三级》、《小神仙》、《化蜡扦儿》、《黄半仙》、《珍珠翡翠白玉汤》等。著名艺人李德钖、焦德海、张寿臣、刘宝瑞等都是单口相声名家。单口相声以“说”为主,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笑话和“说话”。相声艺人常说“说点大笑话,小笑话”,事实上有些单口相声直接取材于笑话。与古代笑话相较,单口相声必须有较强的故事性和突出的人物形象,尤其应该具有更为丰富和充盈的社会生活影象。较早的单口相声往往像评书那样成本大套地讲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有所谓“八大棍儿”之称(又称“吧嗒棍”)。单口相声与评书虽然都同样讲究情节波澜,但单口相声的情节带有虚拟假定、夸张揭露的特点,重点在于制造“包袱”,抓哏取笑。更多的情况下,单口相声的情节和“包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包含着批判评价目的,以及鲜明的主观色彩,往往一针见血,痛快淋漓。新中国成立以后,单口相声创作比较冷落,只有李凤琪创作的《追车》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优秀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相声名家马三立创作并演出了许多单口小段(实即笑话),如《八十一层楼》、《查卫生》、《练气功》、《找糖块儿》、《偏方》等,以一个故事一个包袱的生活插曲和短小篇什、精巧构思、幽默风趣,深受群众喜爱,使单口相声这一形式焕发了新的艺术光彩。在演出上,演员一般上台先念一段“定场诗”,然后再开始表演单口相声。随着时代发展,单口相声的“定场诗”有的也被省略掉,直奔主题。

2.八大棍

又称“吧嗒棍”,相声种类之一,单口相声的一种。是指相声界与评书界互相商定,只允许相声演员表演的类似评书中篇作品的大笑话。“八”字是虚数,实际上不仅八段节目。“八大棍”的故事情节来自于评书《永庆升平》和竹板书《刘公案(少刘)》,相声界的“八大棍”有《官场斗》、《姚家井》、《双槐树》、《宋金刚押宝》等等。据连阔如《江湖丛谈》介绍,在过去评书界凡能说上几个月的评书,术语称之为“蔓子活”;而对于只能说上三五天的中短篇评书,术语称之为“吧嗒棍”。

3.对口相声

相声种类之一,由朱绍文携几位弟子首创,是由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叙述的乙称捧哏。捧逗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使相声成为相依相生或相反相成的完整机体。表演时,按照甲乙二人说表内容与语言风格的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贯口活”、“倒口活”、“柳活”、“腿子活”等。

4.群口相声

相声类型之一。是指由三个人或三个人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节目。三人表演的群口相声,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三个角色互相配合完成有机统一的一段相声节目。如《扒马褂》、《大审》、《训徒》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群口也在不断增饰,有更多演员参加表演的尝试,其中“腻缝”的地位和作用也渐趋模糊或被虚化。

5.吉他相声

1981年年底,杨振华与崔福祥的《笑语欢歌》,在全国曲艺调演(北方片)的演出中获二等奖。由于是相声演员第一次抱着电吉他上台连说带唱,人们管这种形式叫“吉他相声”,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其实,相声演员早就有使用“竹板”演唱“数来宝”,或用其他曲艺伴奏乐器演唱其他曲艺曲种的传统。“吉他相声”只不过是用流行的西洋乐器伴奏,展现相声演员的演唱、弹奏技巧的相声。在此之后,“吉他相声”被相声演员竞相效仿。

6.化装相声

相声类型之一。是指演员在表演相声时,略作化装,区别于小品的一个人物到底的贯穿表演,而是时有“跳出跳进”不失相声特色的表演形式。

7.相声TV

是指用电视短剧的形式由演员为相声录音情节音配像,或者用演员来直接演绎相声的情节的形式。

8.相声剧

是指在相声和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是一种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舞台道具背景的相声表演形式。它来自解放前相声艺人演出的笑剧。其代表如赖声川1985年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融先锋戏剧与相声表演为一炉。

9.相声音配像

当李文华因喉癌丧失语言能力以后,姜昆为其与李文华早期合作时的二人录音配上形象,重现舞台表演情况的形式。

10.一头沉

又称“单边”,按照捧逗两个演员说表内容语言的多少来划分的对口相声的一个种类。是指在对口相声表演当中,逗哏演员在说表内容上所占比例很大,而捧哏只作为辅助叙述表演的相声段子。“一头沉”多由单口相声发展而来,因而带有故事性,逗哏的向捧哏的(实际是向观众)讲述故事;而捧哏的代表观众进行评点或提问,以使故事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传统的“一头沉”相声,逗哏和捧哏之间的关系比较定型。逗哏的是机敏聪慧的智者,捧哏的则是糊里糊涂的愚者。这显然是唐代参军戏中“苍鹘”和“参军”之间一智一愚、咸淡见义的遗迹。这类相声,偏重逗哏一方,逗哏的语言份量甚大,“包袱”也多出自逗哏之口,表演中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但捧哏的作用也不容低估,看似简单的言词与语气却对逗哏的叙述起着制约、提示和推进作用,因此,“一头沉”不是一般的叙述,而是对话式的叙述,二者经常融合在一起。随着相声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一头沉”捧逗之间关系也增强了。特别是捧哏的作用更为突出。一面跟观众交流感情,一面又为逗哏的铺垫。有时是顺口搭词,有时是提问争辩,有时是发挥补充,有时是故作惊呆,有时还虚拟人物进入角色,方式极为灵活。如《白事会》、《文章会》等。张寿臣反对“一头沉”的称谓,认为这种称法不科学。此种说法来自三十年代的卢德俊,其单口相声很好,经常带徒弟一起表演对口相声,由于徒弟功力有限,造成卢德俊表演的对口相声,逗哏比例很重,捧哏只是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这里一方面有逗哏演员节约演出费的考虑,也有捧哏演员确实能力差的原因。

11.子母哏

按照捧逗两个演员说表内容语言的多少来划分的对口相声的一个种类。是指在对口相声表演当中,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在说表内容上所占比例几乎一样的相声段子。这种节目内容,多以逗哏与捧哏演员互相争辩为主。争辩中的逗哏和捧哏代表互相矛盾的双方,而矛盾正是“包袱”的基础。因此,其表演方式对于组织“包袱”十分有利。往往是捧逗双方各执一端彼此攻讦,形成捧逗之间的对立,以不同的观点或角度争辩。如《蛤蟆鼓》、《学叫唤》、《论捧逗》、《对春联》、《窦公训女》、《打灯谜》、《五行诗》、《谁说女子不如男》、《高人一头的人》等。

12.贯口活

按照相声表演内容来划分的一个种类。是指主要展现演员“贯口”表演功力,将大段独白一气呵成的表演下来,给人以听觉上一泻千里的美感的节目。如《地理图》、《报菜名》等。对口相声中这种形式比较多,单口相声中也有“贯口活”,如姜宝林将对口相声《报菜名》改编成单口相声表演。

13.贯口

是相声表演技巧之一。是指展现演员口齿基本功和语言韵律美的表演形式。“贯口”的要求是咬字清、归音准,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大段“贯口”娓娓道来,语言洗练,抑扬顿挫,丝丝入扣,举重若轻。如《地理图》中的地名,《报菜名》中的菜名。表演“贯口”最关键的就是要具有高山流水般的“优美”,令观众产生听觉享受,而不是单纯逞显伶俐牙齿卖弄口舌一味地追求语速。金代院本里的“讲百果爨”、“讲百花”、“讲百药”等,就是以极其流利的语言,一气呵成地数说“百果”、“百花”、“百药”之名,“贯口”也具有这类铺张扬厉的特点。由于只是一种技法,并不能作为形式单独存在,必须冠以“一头沉”或“子母哏”的表现方式。一种观点认为“贯口”完全等同于“趟子”,可分为有人物情节的“贯口”,如《八扇屏》中的“小孩子”,“莽撞人”等,和单纯罗列事物的“贯口”,如《报菜名》中的菜名、《地理图》中的地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贯口”并不完全等同于“趟子”(见“趟子”词条)。

14.趟子

是相声表演技巧之一。相声演员王佩元指出“贯口”与“趟子”有所区别,“贯口”是类同内容的罗列,而“趟子”是运用比较快的韵律节奏叙述内容。还有一种说法,“贯口”是就相声表演风格来说,具有动感;而“趟子”多指称静态的文本本身。在实际情况下多有交叉。如《八扇屏》中“小孩子”、“莽撞人”等等大段独白,就同时具有“贯口”与“趟子”的特点。

15.倒口活

倒(dǎo),按照相声表演内容来划分的一个种类。现在泛指相声演员以方言表演或以学说各地方言为主的相声段子。相声演员田立禾介绍,“倒口活”原来是特指以第一人称人物出现,以方言一演到底的相声。如《收地租》、《找堂会》等。

16.倒口

又称“怯口”,是相声表演技巧之一。现在泛指演员变换口音,摹拟方言土语的表演技巧。“怯”的本义之一,是旧时京城对地方乡音的贬称,谓之“怯口”。“怯”的引申义则是内行人对外行人(包括城里人对乡下人)的蔑视与贬低。现代相声的“倒口”已经荡涤了昔日轻视嘲讽乡下人“怯口”的印记,并且由原来的“山东、山西、河北人”跨越至江南吴粤语区,成为相声形象描绘各地各色人等的一种方式,不同方音甚至具有某种性格类型的符号特征。如《新风尚》等。以第一人称“倒口”叙述故事情节的段子,可以只摹仿方音,起到区别人物的作用,虽不要求逼真,但做到逼真则更能表现主题,刻画人物。以演员身份摹拟方言展示其驾驭方言功力的段子,属于“学”的范畴,必须要以假乱真,惟妙惟肖。这类的传统节目有《学四省》、《家庭方言》等。

17.柳活

相声术语。按照相声表演内容来划分的一个种类。相声艺人称歌唱为“柳”。是指表演以学唱为主,多是展现演员演唱功力的相声段子。“柳活”并非单纯展现演员歌唱、学唱技艺,而是要求必须由“说”(评叙)引起,并且最后复归于“说”,方能体现相声“包袱”的语言魅力。

18.追柳

相声术语。是指相声捧逗演员互相接唱戏曲、歌曲、鼓曲的表演,其结尾必须要有笑料。如《黄鹤楼》中前面捧逗之间为了证明谁会的京剧剧目多,由逗哏演员起唱,捧哏演员接唱京剧唱词,最终逗哏演员黔驴技穷由演唱京剧唱段转而变成演唱评戏、西河大鼓甚至学小贩吆喝的表演。“追柳”还有一种变异,即逗哏演员故意把戏曲、歌曲、曲艺演唱的调值逐渐升高,将高音部分留给捧哏演员来接唱以使其难堪而逗笑。

19.腿子活

按照相声表演内容来划分的一个种类。对口相声《黄鹤楼》中因其名称中“鹤”字所指的动物,具有两条长腿,艺人行内惯称此段节目为“楼腿子”——“腿子活”名称或由此衍化而来。具有“小闹剧”特点。泛指以歪唱戏曲片断以产生喜剧效果的节目。这类节目当是戏曲盛行之时,相声对当时时尚风气的一种夸张点击,有嘲讽炫耀自身无所不通能演唱各种戏曲,其实是不懂装懂的小市民趣味的隐喻。还有一种说法,相声中的“腿子活”只是单纯指称《黄鹤楼》这一个节目,并没有“腿子活”这一类型的称谓。再有一种说法,是指因为这类节目多以演员在表演时有大幅度舞台动作,满场“跑腿”,因此称这一类节目为“腿子活”。“腿子活”与相声演员客串戏曲演出的区别在于,其并非以完整演出剧目或其中的一折中插科打诨为目的,而是通过歪唱戏曲片段着重塑造、讽刺不懂装懂的小市民的人物形象,突出了相声嘲讽的特点。

20文哏

指以语言文字游戏为内容的相声段子,如涉及灯谜、酒令、春联等内容的节目,渐渐扩展为词句雅驯,讲究语趣,比较文雅的风格类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早先在相声界没有“文哏”的称谓,后来指称比较文雅含蓄的表演风格类型。近些年来,这个名词有泛指相声追求文化意蕴的一种趋势。

21.臭活

按照相声表演内容来划分的一个种类。专指以饮食男女为由实际却在“肚脐以下三寸”游弋取笑的相声节目。其中内容有的来源于古代两性笑话,有的是相声艺人在畸形的社会下,为了迎合底层观众的低级趣味而以猎奇刺激手法创作的涉及色情的节目。“臭活”并非直露无遗地描述性本身,而是借助影射比附诸多语言手段,内容虽低级庸俗甚至涉嫌淫秽,但其中的语言技巧值得重视。相声演员田立禾将“臭活”分为:定场诗、垫话、正活(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小笑话、双簧、开场小唱、返场小段、八大棍,八个形式。

下期【相声结构】

传统相声选自古代笑话(相声的讽刺传统)插图

学逗相声巧,因缘啼笑真,相声是来于何处呢?

相声,在古时候称作像生,原意是指摹拟别人的言行举止,后被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被称为隔壁象声。相声起源地为华北地区,表演形式为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经过清朝时期的发展一直到了民国初年,象声慢慢地从一个人摹拟口技的表演发展成为单口的笑话,名称也从此转变为了相声。相声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单口、对口、群口等,随便往哪儿一站,都能表演,只要能逗得观众哈哈一乐,就算表演的成功,是最接地气的表演方式。相声最早出现的形式,应该是“单口相声”,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滑稽戏”。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专门以乐舞为业的艺人,其中就有以滑稽的表演方式,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类似于口技)。当时人们称之为“象声”,或“像声”。后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发展,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就形成了融入摹拟口技的说唱曲艺形式。表演者的既可以用滑稽的表情,也可用精彩的笑话,或用精湛的口技等丰富的表演方式,令观众捧腹大笑。此时,“象声”逐渐发展成为单口笑话。由于表演形式的灵活多变,又是大众比较喜爱的节目,“象声”的名称逐渐转变为“相声”。

后经过艺人不断的发展和发掘,相声的表演形式逐渐形成了多样化,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发展到今天,对口相声是最受观众老百姓喜爱的相声形式。北京的天桥、天津的劝业场、和南京的夫子庙,被称为相声的三大发源地。相声界的祖师爷,是生于清道光年间的艺人朱绍文,艺名“穷不怕”。他用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样。所以说,表演相声的人,嘴皮子都特别厉害,别看文化水平不高,但肚子的货就像个杂货铺,真不是一般的人能比得了的。

传统相声

一、传统相声的来源

传统相声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因此,被保存下来的传统相声数字不确,据说有六百多段,但是解放后记录成稿的仅三百段左右。而这三百多段里内容也互有重复或雷同,手法也间有穿插和近似之处。

取材于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作品,是传统相声的主干。这是因为相声是讽刺艺术,它必须反映群众熟悉和关心的生活,提出并回答群众关切并共鸣的问题。因此,纵观三百多段传统作品,不难发现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实际上它是一幅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早期的相声作品多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和封建军阀,其中官府的腐败、官吏的贪婪、军阀的骄横和虚妄,是这些作品重要的思想特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相声流传在城市的"底层"。这一时期的作品则集中揭露变态社会人们的变态心理,诸如阿谀奉承的恶习,敲诈勒索的伎俩,尔虞我诈的关系,醉生梦死的生活等,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社会相"写照。日伪和国民党统治中国时期,中国是一堆腐朽的垃圾,相声流传在市民阶层,往往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描绘,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历史灾难。那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社会,中国是将近死亡的一具尸体,相声里所散发的臭气,反映了旧中国的不治之症。

取材于民间笑话的作品,在传统相声里为数不少,大多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割除了那些原始自然状态的东西,往往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对于愚蠢的讽刺则往往以县官为"模特儿",目的是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里的那些贪官污吏。对于自私和悭吝的讽刺也往往和现实生活的世态结合起来,揭示那种"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社会本质。对于虚伪的讽刺更是以尔虞我诈、你欺我骗的世态炎凉为背景。如《性急》与《火烧裳尾》的笑话,本来是描摹"急脾气"和"慢性子"两种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是火烧了衣服也不着急,一个是看见了"慢性子"的举动就突然发火。但是在单口相声《日遭三险》里,却以这两种人为线索。着重写一个贪婪的县官要寻找这两种人(还有另外一种爱小便宜的人)为他个人的私利服务。当他寻找到这几种人以后,立即遭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急脾气"给他当差,结果把他扔进河里;"慢性子"为他看孩子,结果把孩子掉进井里;"爱小便宜的"为他买棺材,买了个大的又偷了个小的……这种情节的改造和主题的升华,都是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人民对统治者的憎恶感情,讽刺锋芒和现实意义更加突出。

有关文人的传说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内容,多半有些历史的依傍,往往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其情节和人物往往都经过了群众的改铸。但是,当它们一旦被吸收到相声里来,便被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夸张色彩,几乎毫无历史根据,只有被再创作的艺术形象。比如孔子,在民间传说里有《孔子和采桑娘》的故事,描写他"在陈绝粮"的窘态,而在相声里孔子则成了更为尴尬的人物。《吃元宵》嘲笑他如何把"一文钱一个"改为"一文钱十个",不仅毫无廉耻地吃了人家的元宵,而且还摆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相声中的孔子近似于生活里的无赖,反映了群众对这位"至圣先师"的看法。在《抬杠铺》里,对一个普通"杠头"提出的种种问题,他居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说明这位"圣人"也并不是那么高明。

文化典籍的素材也经常被相声所吸取。它们不仅是被铺陈、演绎,而且常常被夸张、歪曲。诸如《批聊斋》、《批三国》、《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等,都是用"歪讲"、"曲解"的方法,巧妙地介绍这些著作,目的是制造笑料,反映作者机敏、智慧的眼力,常常嘲笑那种不懂装懂的人。《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等还反映了群众对这些僵死的经典嗤之以鼻的轻蔑态度。

取材于语言文字游戏的,多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早在宋元时期即有拆白道字、顶针续麻、说百草名、说百药名一类的技艺。传统相声继承发展了这种历史文化。如《对春联》的联诗对句,《吕林炎圭》、《江河湖海》、《找五子》、《四字联音》、《八大吉祥》的拆白道字、顶针续麻,表现了汉语语言魅力及相声演员的机智聪慧,是一种有益的知识性和娱乐性作品,增加了相声幽默类型的艺术品种,直到今天仍有它存在的价值。

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掌故的作品多被吸收到单口相声里。它近似一种艺术的"导体"——一头结在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一头又被相声进行大量的夸张和敷衍。多是借历史的躯壳抒发今人的感情。如《珍珠翡翠白玉汤》描写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厌烦整天肉山酒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思念当初他在要饭时险些冻馁而死,乞丐们送给他的"烂菜粥"。当这顿"烂菜粥"做得时,满朝文武和朱元璋本人都处于狼狈不堪的境地。这类笑话当然是今人形象地评价历史的手段。

传统相声是一块吸水力很强的海绵,是一块无铁不吸的磁体。它在生活底层里存在,就千方百计地吸取各种营养,为壮大自己的肌体而奋斗。纵观三百多段传统作品,几乎每一段都有它素材的根源,评书、戏曲、市声、乡音、杂技、鼓曲等,都是它摄取营养的对象。

二、传统相声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一)传统相声的思想价值

传统相声生长在黑暗的旧社会。因此,讽刺是它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其锋芒所向往往直指最高的封建统治者--皇帝。如《改行》,描写在"国丧"期间,全国禁止娱乐活动,人们一律穿"断国孝"。而艺人在此期间无法生活,以至连最出名的演员也不得不改行做小生意。作品中描写了号称"鼓界大王"的刘宝全卖粥的惨状,而著名的京剧老旦也不得不改行卖菜。他不会吆喝,又习惯了舞台的台步,只能用京剧的唱腔来报出所有的菜名儿,当他疲惫不堪时遇到了唯一的买主儿——一个老太太要买他的黄瓜,他撂下担子一抚肩膀感到无比疼痛,不由失声叫了一句京剧道白:"苦哇!"谁知竟引起了老太太的误会:"黄瓜苦的,不要啦……"艺人的遭遇是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缩影,也曲折地控诉了统治阶级是如何糟蹋艺术。

单口相声里有不少情节曲折,笑料横生的"大笑话"。它们多是以娓娓的故事、含蓄的笔法、愤怒揭露了最高封建统治者及其党羽间尔虞我诈、贪婪虚妄、昏庸无能的本质。《连升三级》描写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怎样在种种偶然的机遇下成为皇帝的宠儿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官场生活的腐败。《君臣斗》揭露了君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形象地说明了仕途的升迁并无必然的根据,往往只是封建皇帝的一句戏言。《知县见巡抚》把那种在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靠钱捐官的黑幕讽刺的淋漓尽致。那种官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的知县、巡抚之流,原来是一些不能说也不会道的"浑蛋"。且看题名为《属牛》的单口相声小段:

……京南有个保定县,后来改名叫新津县,这个县管十八个村子,十八个村子的进项连人家那零还不够哪,这个县进项小点儿,这就是知府生钱的道儿!知府不用去搂,叫知县去搂,给他往嘴里抹蜜。宁河县不是进项大吗,你要不运动知府,他把你调动了。这位知府把新津县调宁河县去了,把宁河县调新津县来了。新津县愿意啦,来个肥缺,那宁河县受得了吗?到时候宁河县就得给知府送礼,可不敢送钱。一送钱落个贪赃,让御史一知道,全刷下来啦!怎么办哪?知府一年办两回事就得啦,办俩生日,他一个,他太太一个。到办生日了,是他的属员都到班房那儿去打听:

"大人快办生日啦?"

"啊。"

"几儿几儿几儿?"

"啊,几儿。"

"大人想让我送点儿什么礼?"

"那我哪儿知道啊?你爱送什么送什么呀!"

"大人高寿呢?"

"五十六哇。"

五十六,送点儿什么合适哪?得想想,一想啊,五十六岁属鼠的,嗯,上金店打个金耗子,金子是一寸见方十六两啊,这金耗子一尺二寸,这一根尾巴一根条子都不够,俩眼睛两块钻石,五克拉八一个,拿这个金耗子往寿堂上一摆,知县得在旁边盯着,好让知府看见它。这知府到时候得上寿堂转悠转悠,理着小胡子,看看各样的礼物。一瞧瞧见啦,要是分量轻,就是一层皮儿,就搁那儿啦!这一拿没拿动,看了看下款,一看知县在旁边站着哪,一拍这知县的肩膀:

"太好啦,太好啦,这个真可心,这个真可心!"

这就是告诉知县:"你放心吧,你那儿坐着吧,我绝不调你。"又说:"这手工太巧啦!"

手工巧干吗呀,他说这分量太大啦!

"哎呀,你怎么这么用心哪,你就知道本府我是属鼠的!哈哈,就打一个金鼠。好!用心!啊,下月太太生日,太太比我小一岁。"

弄去吧!小一岁,属牛的,你给弄个金牛得多少钱哪!老百姓还活得了活不了?!

这种讽刺是愤怒的,又是不着鞭痕的。它以被讽刺对象自己的行动来展示其丑恶的灵魂。传统相声生长在旧社会,因而不可能直言其事、直截了当的抨击社会。为了能在重压下得以生存,常常采取种种曲折迂回的手段。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不少语言文字游戏的方式,貌似逗人一笑,实际却蕴藏着讽刺的烈火。相传同治、光绪年间朱少文表演的《字象》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品。所谓"字象"就是借用汉字象形、谐音的特点,言此意彼、言是若非。用"一字一象、一升一降"的方式,写一个字,说它像什么东西,做过什么官,因为什么丢官罢职。且看其中的一段:

(甲写了一个"一"字)

甲:"一"字像根擀面棍儿。

乙:做过什么官?

甲:巡按。擀面不是在案板上吗?这儿擀,那儿擀,哪儿厚擀哪儿,在案板上来回巡,巡按。

乙:因为什么丢官罢职?

甲:因为它心慈面软。心慈不能掌权,面软吃不了抻条面啦!

(乙写了一个"二"字)

甲:"二"字像什么?

乙:像一双筷子。

甲:人家筷子一边长,你这筷子怎么一长一短哪?

乙:我这……我夹红煤球来着!

甲:做过什么官?

乙:做过净盘大将军。

甲:为什么丢官罢职?

乙:因为他好搂!(搂钱)

甲:怎么?

乙:不搂,菜怎么没啦!

(乙写了一个"而"字)

甲:像什么?

乙:像个粪叉子。

甲:像个粪叉子?粪叉子五个齿呀?

乙:锛掉了一个。

甲:做过什么官?

乙:做过典史!

甲:九品典史?

乙:不,它点粪屎。

甲:因为什么丢官罢职?

乙:因为它贪赃……

军阀混战时期的《揣骨相》,也是以《相面》的方式,抨击反动军阀是"贼骨头"、"贱骨头"、"反骨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一批像《混合面儿》、《牙粉袋》一类的作品应运而生。《牙粉袋》讽刺"强化治安"物价飞涨,演员以迂回的方法说面粉"落价",只是口袋小了点儿:像牙粉袋似的。

除去对统治者犀利的批判,对污浊的社会风气、丑恶的世态炎凉的揭露也是大量的,几乎触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如带"论"字的作品就有《当论》、《嫖论》、《赌论》、《哭论》、《窝头论》、《小买卖论》等数种。《当论》揭露以实物为抵押的高利贷者,是怎样乘人之危不择手段地敲诈勒索。一件衣物到了当铺手里往往被褒贬的一文不值。请看一件皮袄被他们描绘成什么样子:

拿起皮袄来先喊:"写!"这儿喊写哪,那位写票的先生把笔准备好了,净等写什么东西和号头儿。"写!老羊皮袄一件……"我一听,不对呀,我爸爸那件皮袄是二毛剪茬儿的呀,得咧,老羊就老羊,反正赎的时候你得给我这件东西。它往下一褒贬可难啦。"老羊皮袄一件,虫吃鼠咬、缺襟短袖、光板无毛、少钮无扣、没底襟、没下摆、没领子、没袖头儿!"我说:"你拿回来吧,我输出来成搌布啦!"(一说:"我赎出来成屁股帘儿啦!")"这是跟你开玩笑。两块,你这皮袄没带包袱皮儿,得包纸。"我说:"多少钱一张啊?""两毛一张。""好,您给包一张吧。""一张太少,包四刀!"——我把皮袄给他还得找他钱哪!

《嫖论》、《赌论》讽刺变态的中国社会风气,妓女的无耻、嫖客的荒淫散发着腐烂的生活臭气。而所谓赌场更示形象地阐述着奇异的人生道路,阴暗的灯光、下流的叫骂、胜利者的发狂、失败者的诅咒、旁观者的幸灾乐祸,实在是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而各种生意,无论是大是小,都以欺人骗人,损人利己为目的。请看《小买卖论》中描写卖柿子小贩的一段:

到了秋天,卖柿子,是卖柿子的都这么吆喝:(学)"南瓜啊大的咧,唉,不涩的咧,涩咧又管换咧唉。"涩了管换。谁买柿子都要问这句:"涩不涩呀?"他若说涩,那人家就不买了;他若说不涩,涩了得给人家换。他这句话回答得好:"您尝!"买主一听他的话呀,一定不涩,拿起来"吭哧"就是一口:"嗬!好涩家伙!哎,您给换换吧,这是涩的。"他更会说:"您别带皮儿吃啊!现在已经过了霜降了,这柿子不揽了,保不齐有点儿皮墩(即涩的意思)。您把皮儿啃了去,它就不涩了。"这位还真听话,拿起柿子来转着圈这么一啃,把皮儿都啃下去了,就是中间儿在涩也吃不出来了。怎么?舌头都木了……。

这种"生意经"是一种社会堕落的写照,渗透到当时商业的每一细胞。《相面》的以骗钱为能事,《上饭馆》里的伙计,明明看见饭菜了有苍蝇,宁可把它说成是"大料"吞进自己肚子里,也要把顾客的钱骗到手。《卖布头》描写一个卖布的小贩,为了吹嘘自己布头的质量,使用了声嘶力竭的叫喊、天花乱坠的语言。他故弄玄虚,假意落价,最后竟把本钱赔光。请看:

甲:(学吆喝)……来到我们这摊儿,一个样儿的货,一个样儿的价儿,一个样儿的行市,谁那也不买小布摊儿那碎布头儿零布块儿啊!来到我们这摊儿,众位有工夫听我们庹庹尺寸让让价吧,一庹五尺,二庹一丈,三庹一丈五,四庹两丈,两丈零一尺这个大尺量就算你打两丈啊。到了大布店,买了一尺一毛八,十尺一块八,二八一十六就得三块六哇。来到我们这摊儿,三块六不要,六毛去了它,你是三块大洋两不找哇,三块钱不要,不要不要紧,我是额外的生枝还得让它。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两块六;去一毛,让一毛你给两块四,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两块钱。那位可就说了,卖布头儿的你包上吧,你裹上吧,两块大洋算我要了,这阵儿要买还不卖它。怎么回子事,我赔本赚吆喝,小徒弟知道没打手工钱,他净织些个粗布蓝布大白布哇!他要学好喽,礼服呢、华丝葛这个老太太叫猫--花儿花儿花儿洋绉哇!这不两块钱;去两毛,让两毛,你给一块六;去一毛,让一毛你给一块四;再去两毛你给一块二;再去两毛干脆一块钱;这不一块钱,去五毛让五毛……"

乙剩多少?

甲白拿去了!

小商贩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不惜使出了各种手段,最后竟然晕头转向连本钱也赔进去了。对"社会相"的讽刺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其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其卑劣一面的嘲讽,又有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不同于对敌人的彻底否定。这实际是传统相声对于人民内部缺点、错误的批评,目的不仅仅是指向这些人本身,而是揭示形成其错误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如对于吃吃喝喝、相互利用的朋友关系的讽刺(《白吃侯》),其实是一种严肃而善意的规劝,对于听戏成迷、喝酒成癖的奚落,也旨在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酒迷》里的主人公被压在酒缸中,他妻子来看他,他还提出了如此的要求:"贤妻不必泪悲哀,个个封批别揭开,你若念我夫妻义,赶紧送点酒菜来。"

总之,无论是对敌人的讽刺和对自己朋友的嘲笑,传统相声大多有锋芒犀利、目标准确、方法得当的长处。这在黑暗的社会里,自然是争取自由、表达理想的一种思想武器。正是在讽刺的笑声中,抒发了人们对令人窒息的社会生活的愤懑感情,好似封闭极严的铁管被戳破了一个小孔,鼓舞了人们生活的勇气,安慰了受伤害者的灵魂。所有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仍有存在的价值和直接的教育意义,奠定了相声反映生活、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尽管毫无瑕疵的作品不多,但它是传统相声得主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传统相声选自古代笑话(相声的讽刺传统)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