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如此养鸡笑话(如此养鸡笑话段子)

本文目录一览:

他是亿万观众心里的三德子,如今在山上养鸡,卖的鸡要提前预定

在众多古装戏中,太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虽不如主角光鲜,但总能带给人很多笑点,三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虽然《康熙微服私访记》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人们对三德子依然记忆犹新。最近,他偶尔在街边店客串了下厨师,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马上被人认出,还上了热搜。

很多人纷纷询问,三德子如今干嘛去了?知情人士马上透露,人家现在都成养鸡大户了。

很多人听了又说,演员做生意,有很多天然优势,但你了解了三德子的创业故事后,会发现演员创业也并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年少有志 出道就红

三德子本名赵亮,1969年出生于成都,父亲是歌舞团演员。因为小时候经常看父亲演出,他慢慢也喜欢上了表演。

10岁时,他开始登台参演话剧,饰演一个擦皮鞋的小孩,从此对演出的兴趣越来越浓。

但父亲不支持他,因为深知演员的辛苦,希望儿子将来踏实工作,过平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赵亮的相貌一般,皮肤有些黑,鼻子小眼睛也小,很难当上主演。

小时候,赵亮家里一直很穷,他也很懂事,凡事总让着弟弟。

有一次,弟弟很想吃香蕉,赵亮刚好有一点零用钱,便买了一点给弟弟,并说自己不喜欢吃。弟弟接过香蕉,几口就吃完了,然后把香蕉皮递给赵亮去丢。

赵亮接过香蕉皮,走到垃圾桶旁边,悄悄吃了香蕉皮上剩下的一点果肉。母亲刚好看到了这一幕,当时就心疼得红了眼。

但是不管现实条件如何,赵亮想当演员的决心都没有改变。读高中时,他跟同学关系都很好,只要有文艺表演,大小都是由他搞定。

长大后的赵亮,明白自己颜值不高,所以想当兵谋条出路。高二时,他顺利接到了入伍通知书,拿到军装的那一刻,他决定拍张照片做纪念。

去照相馆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公安人员,刚巧是个退伍军人,看赵亮穿军装松松垮垮,一点不像个士兵,于是叫住了他,当场让他稍息立正站军姿。

赵亮当然做得不达标,这位公安就把他带到了派出所,17岁的赵亮便在入伍前被抓了。

那时候手机电话还未普及,家里也没有BB机,赵亮的同学只好一路小跑到他家,通知了他爸爸。

父亲拿着他的入伍通知书,才证明了他真的是入伍新兵。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赵亮长得确实缺那么点正气。

入伍之后,赵亮仍然不忘演员梦,每次看文艺演出都两眼冒光,后来努力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校。颜值不高的他,完全靠才华通过了所有专业培训,终于成了一名专业演员。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走上了父亲的老路。赵亮比较聪明,他知道自己的戏路,决定从喜剧入手打响自己的名字。

由于长相太普通,不太符合大众审美,他只能接到一些小角色,但赵亮没有放弃,不管什么角色他都认真钻研,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他等来了自己的机会。1994年赵亮获得《八哥来信》的参演机会,自此进入了 娱乐 圈。1996年,27岁的他开始主演电视剧《山城棒棒军》。

棒棒是重庆对临时搬运工的称呼,常年的工作是做挑夫。赵亮虽然经常见到他们,但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还是不了解。

为了演好棒棒,他亲自到市场体验生活。演出的时候,为了体现棒棒的辛苦,他让工作人员把担子里的分量加足,弄得肩膀都是勒痕。

只可惜,因为方言原因,这部剧只在川渝地区有些知名度,但这部剧让张国立看上了赵亮,便邀请他出演《康熙微服私访记》。

因为剧中的三德子,赵亮一炮走红,到了第二部剧时,赵亮因为军队工作走不开,换了演员,结果观众不依,所以第三、四部就还是由他饰演。

喜迎娇妻 转型经商

因为三德子在观众中的印象太过深刻,导致他在观众心中的角色定格成了太监。这就给他带来了一个麻烦,他以后的戏路大大受到了限制。

那时的赵亮单身一人,没啥负担,一心只想演好戏,没想到,无意中遇到了比自己小16岁的美娇新娘。

有一天,赵亮陪朋友去相亲,对方也带了一个女孩子来相亲,这个女孩子就是胡敬。结果,那一对相亲的人没成功,赵亮和胡敬却好上了。

胡敬是模特,见惯了各式各样的男人,唯独赵亮的憨厚老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觉得赵亮虽然很笨,骨子里却有一股难得的韧性。

2008年,赵亮和胡敬结婚。也是那一年,汶川爆发地震时,赵亮到四川慰问演出,决定为四川做点什么。

一开始,他选择了影视投资,还把房子都抵押了拍戏,可三部戏亏了两部,还有一部刚好保本,血本无归的他只好另辟蹊径。

接着,他又开始养兔子,结果又遇到了一场地震,养殖场一夜成为废墟,他心如刀割,妻子在旁边安慰他,没关系,我们重新开始。

这句话,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赵亮沉静的心开始复然。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他在废墟上重建养殖场,这一次,他不再养兔子了,开始转为养鸡,并且把拍戏赚来的钱全部投进了养鸡场。

2011年,赵亮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银杏乡买了1000亩地。2014年,赵亮在山上建了养殖基地,请当地人跟他一起上山养鸡。

但家人不理解,妈妈说他,要吃鸡找农民买几只就是了,好好地演戏,干嘛去养鸡。

其实最初胡敬也不赞成养鸡,两人还经常爆发冷战。因为赵亮一心钻研养鸡技术,难免疏忽了胡敬。

胡敬就跟他说,你什么时候放下你的鸡来找我呀。

不过,胡敬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得很硬,内心还是支持他,最后还是变成了他的贤内助。

但养鸡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在山上养鸡。

据说,从底下到山上最初没有路,上山虽然只有4公里,靠两只脚走上去也很难,可他有时候一天要走四趟。

赵亮实在受不了,只好自掏腰包,用两年时间修好了路。谁知到了2017年7月,一场特大泥石流爆发,不仅毁了路,也毁了山上的营地,赵亮的损失又超过了100万元。

在那场泥石流中,刚修好的路被冲毁了4次,但七八百斤粮食要拉上去,不仅鸡要吃,山上的人也要吃饭。事过之后,他只能想办法再次修路。

但路修好了,养鸡致富的路却依然布满泥泞,因为不懂,赵亮最初闹了很多笑话。

他觉得鸡应该跟人一样,一夫一妻制最和谐,于是买了200只公鸡,200只母鸡,结果公鸡母鸡每天出双入对,快活得像神仙,就是不下蛋。

后来他才知道,最好的养鸡比例是1:10,养少量的公鸡,母鸡才有时间下蛋。

那时候,只要不演戏,赵亮就上山养鸡,谁知第一批买了500只鸡,死了100多只,他接着再买,还是经常死。

赵亮以为是禽流感,请教了专家才知道,那是鸡感冒了,他研究了很长时间,才把鸡的这种病治好。

当地的农民见他的鸡经常死,都不看好他。朋友们断言他80%会失败,赵亮却跟鸡脚较上了劲儿,没事都泡在鸡窝里。

那时候,赵亮经常对自己说:

“一定要把这只鸡弄明白了,这只鸡弄不明白,别的事就都弄不明白,把鸡弄明白了再说鱼的事,鸡这点事儿都弄不明白,还是什么三德子公公,拉倒吧。”

分工合作 坚守品质

那赵亮是怎么把鸡弄明白了呢?

有一次,赵亮去参加电视节目的开机仪式,遇到了当地的养鸡大户王垚,他有十多年的养鸡经验。

王垚看他给鸡拉赞助,就问他,赵亮老师,你也有鸡吗?

赵亮说,我养的鸡可把我愁死了。王垚说,没什么可愁的,我们交流一下就好了。

和王垚交流后,赵亮才知道,鸡圈需要铺设发酵床,这样就不会有臭味,更卫生,鸡就不容易生病。

他还听王垚说,为了不打抗生素,他每个月给鸡吃3天中药,由大巴山里野生的鱼腥草、车前草、过路黄等熬制而成;包括公鸡和母鸡的比例,王垚也跟他讲了。

两人越谈越投机,后来一拍即合,一起合作,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宣传,赵亮从此有了好搭档,生意开始走上正轨。

赵亮虽然不懂技术,但是外销的法子很多,第一批鸡,他在朋友圈一吆喝,马上就卖光了,连自己家留的鸡也没剩下。

2016年,赵亮和王垚正式成立了合作社,鸡的数量从几百增加到了几万只,光靠赵亮的人脉就消化不了了。

加上他们养的鸡都是10个月以上,成本很高,鸡的定价为298元一只,销售就成了难题。

很多人跟赵亮建议,鸡不见得一定要养10个月,这样价格可以降,降下来销售就不会那么难,可赵亮坚决不干。

他觉得时间骗不了人,养一年的、养半年的和养三个月的鸡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最初养鸡时,厨师就告诉他,真正好吃的鸡要9到10个月,月份足不足,看鸡爪和指甲就知道了。

市场上的鸡,4个爪子是超过半年以上的,在4个爪子以外,后面还有一个爪子,就是10个月以上的。

这个爪子就跟男人的胡子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才能长出来,时间不够,鸡是肯定没有,你想找个道具粘也粘不上去。

此外,放养的鸡经常刨地,指甲就很锋利,而圈养的鸡就不一样了。

他听了后非常有感触,就如当年他演棒棒,担子是空的还是满的,看肩上的勒痕就知道。

演戏有演戏的道,赚钱也有赚钱的道。

他当初决定养鸡,就是为了给朋友和家人提供好的鸡肉,所以一开始就定下规矩,必须坚守鸡的好品质。

这种品质在演《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时候也有过感触,有段情节他一直记得很深。

宫中管茶叶的太监给皇上喝茶,从不拿最好的茶,三德子很奇怪,问他为什么。

他说,好茶只能是我们自己喝,如果让万岁爷喝了,他就知道了什么叫好东西,可好东西很少,他一喝就没了,他要再喝怎么办?

后来他知道,皇上其实有感受,有次拿了好茶到宜妃房间,对他说,你来喝一喝这个茶,宜妃一喝,哎呀,这个茶真好啊。

皇上说了一句,好东西不用你告诉别人。皇上的这句,他一直记在心里,他相信,只要他养的鸡好,大家吃得好,就不用他告诉别人了。

还有一个演戏的环节,他也记得很深,并以此缓解了销售的压力,那是《山城棒棒军》里的毛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毛子是个喜剧人物,走路时一不小心掉水道去了,原来有人把井盖偷了,他爬起来就说,谁偷井盖呀,你提前给我宣布一下,你得跟我说一声啊。

毛子遇到啥事都会说,你得提前跟我宣布一下,这句话,最后就成了赵亮的口头禅。

他说, 你想要鸡,你要提前给我宣布一下,你得跟我提前打个招呼,这叫以销定产 ,就是说,你要吃鸡,你得提前预定,我才给你养,我绝不会养1万只等着你来买。

所以,他卖鸡实行会员制,一年前定好的会员,年底折扣高。绿壳蛋也是这样,外面售价一枚6元钱,会员买便宜很多,这就是以销定产。

赵亮养的是原生态绿色 健康 的土鸡,营养价值高,最初没多少人知道,后来,他亲自拍广告,还把鸡蛋送给 娱乐 圈的明星朋友,请他们帮忙做宣传。

最终,三德子养鸡变成了一件大事,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农业频道,成为了拥有1000亩地上万只鸡的乡村企业家。

结语

赵亮如今经常说,自己是 演艺圈里最会养鸡的,养鸡圈里最会演戏的 ,如果将来导演让他去演养殖户,基本就不用看剧本,一演就好了。

很多人眼里的赵亮是,圆脸小眼睛,笑起来有淡淡的酒窝浮现,脖子一缩,双下巴立刻显露,典型的公公像。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外表不怎么帅,个子不怎么高的重庆男演员,没能成为影视剧中的大男主,却在生活中成了实打实的大赢家。

如今,他一年养殖13万只鸡,扶贫288户农民,而且还很低调,家里虽然有豪车,但是他经常骑着小电驴出行。

从开始养鸡到现在,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赵亮在银幕上出现得越来越少,他的鸡却养得越来越好。

做演员的时候,他颜值不高,靠勤奋依然可以成名,养鸡的时候,不懂技术,靠死磕同样可以成功,关键是,无聊做演员还是做养鸡,他都坚持做到最好。

对于有个有原则、有恒心的人来说,没什么事做不成,心至一处,无事不成!

参考资料:

[致富经]“三德子”赵亮养鸡,一个演员的财富真相!

“三德子”赵亮,搞副业养鸡赚上亿,娶小16岁模特娇妻成赢家

50岁“三德子”近况曝光,娶小15岁模特娇妻,今靠养鸡身价过亿

赵亮:从“三德子”到养鸡专业户,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

求有关小动物的笑话??要爆笑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吸血蝙蝠脸上沾满了血飞了回来。洞里的同伴都问它到底是去了哪里,怎麽会有这麽多血呢?

那只蝙蝠被问得烦得受不了了,就说:“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跟我来吧!”

飞呀,飞呀,蝙蝠们飞到一棵树的前面。[来源九笑话]

这时那只蝙蝠问:“你们看到这棵树了吗?”在场的同伴都回答说看到了。

“可我刚才就是没有看到这棵树!”

一公鸡和一母鸡一向关系很好,一天,养鸡人发现公鸡追着母鸡咬,养鸡人非常奇怪,往鸡窝里一看,原来母鸡下了一个鸭蛋。

如此养鸡笑话(如此养鸡笑话段子)插图

养鸡的故事散文

小时候,我们三个兄妹都上学的时候,家境无比拮据。为了补贴家用,我爹曾尝试过各种副业,相对成功一点的就是养鸡。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一般都是十只二十只的养。鸡蛋都舍不得吃,攒够堆了就放在篮子里赶早市卖掉可补贴家用。

我爹养鸡规模比较大,记得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收一百多个鸡蛋,所以我娘几乎天天都要去卖鸡蛋。那些年,每到冬天我娘的脸上都会长小块的冻疮,那是早上卖鸡蛋冷风吹的。记得放寒假的时候,娘带我去买过年的新衣裳。我俩一早出发,挎了一篮子鸡蛋,来到县城的一条街上叫卖鸡蛋,和我们站在一起的是另一位卖鸡蛋的妇女,她的鸡蛋要比我们的多,篮子也大,她一直在强调她的鸡蛋比我们的大。我看看她的篮子里面,确实有不少个头挺大的鸡蛋,但是也有很多挺小的鸡蛋,个头不均匀。所以她对于那些只要一斤两斤的客户一律拒绝,她说:“要买就都要!”可能她怕客户挑挑拣拣的,最后剩下个头小的没人要吧。我们的鸡蛋很快就卖完了,她依然坚守在寒风里。

那时候,城关镇的一个村里流行建暖房,用专门的电器来孵小鸡卖小鸡的,他们需要大量的种蛋,经常来村里收鸡蛋。这些收种蛋的对我家的养鸡业应该是有着很大推动作用的。当时,有个叫子安的人,暖房生意做得很好,经常来我家买鸡蛋,和我爹关系比较好。这个人比较会做生意,他们村的人都没他做得好。子安有段时间还在县电视台做了广告,这下生意更好了,人家都是慕名而来,到村里就问子安家在哪里。子安的本家嫂子,为了抢生意,就专门呆在村口接那些前来买小鸡的人,人家问子安家在哪里,子安的嫂子就冒充子安的老婆把客户领到自己家里。

我爹是个文化人,不管做啥很讲究科学,他买了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按照书上面所讲的,定期给鸡打预防针,所以成活率就比较高。后村里也有学我爹大规模养鸡的,因不懂科学,鸡成群死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要预防鸡瘟发生,需给鸡定期打预防针,打针必须在晚上进行,因为鸡有夜盲症,再加上晚上都要睡觉了,挤在一起不会乱跑,比较老实。我们家有两个相邻的鸡圈,我们在打预防针的时候,总是把鸡赶到一个圈里,然后开始打针,打过针的鸡就扔到另一个圈里,或者抹上一道颜料,以示区别。因为一只鸡要在不同阶段打好几种预防针,所以鸡身上往往会有不同的颜色。打针的工作需要我爹娘还有我和哥哥一起上阵,我爹负责打针,我负责拿着手电筒给爹照明,我哥和娘则负责抓鸡。姐姐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外出上大学了,童年的记忆里,她总是在寒暑假出现。

春天里,小鸡仔很脆弱,娘就像呵护孩子一样照顾它们。白天,娘把他们放在纸箱里或者大的洗衣盆里,让它们晒晒太阳。夜里春寒依旧,娘把装小鸡的纸箱放在床前的凳子上,纸箱里垫上麦秸,纸箱上面搭上棉被和棉衣。夜里只要听到小鸡惊慌地唧唧叫,娘就赶紧起来把手伸进纸箱里试试温度,冷了就再加上一层铺盖,热了就掀开一点。

后来,小鸡渐渐长大,长结实了,天气也不冷了,白天在院子里或者鸡圈里跑,晚上就得赶到鸡笼里。我家有一只大鸡笼,用钢筋做骨架,四周和顶上包着细铁丝网,一端还有个小门,扣在地上,像一张单人床那么大。晚上鸡笼就放在堂屋正中间,第二天一早就收起鸡笼,放小鸡出去,堂屋中间就留下一个由鸡屎组成的长方形,扫也扫不干净,总会留些斑斑点点的印迹。长成的大鸡晚上则被赶入鸡圈旁边的一间小平房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黄鼠狼和偷鸡贼。

在农村,鸡是比较受小偷青睐的猎物。鸡体积小,容易携带,能卖钱也能自己炖了吃,所以养鸡户的防盗工作也是重中之重。所谓贼人不打,三年自招。我二表姐的老公有个弟弟,在过年的时候喝了点酒,就开始向二表姐和姐夫炫耀自己偷盗行为,说起某日的深夜,他和他的亲密小伙伴一起到某村临近大路口的一户人家偷了一只鸡,还强调说就是大门正对着大路口的那一家。当时二表姐和姐夫还没结婚,这个弟弟没去过我表姐家,所以他不知道他说的刚好就是我舅舅家,也是我二表姐的娘家,后来这个表弟就成了亲戚间的一个笑谈。

鸡不仅肉好吃,蛋好吃,连鸡屎也能入药。我娘生我哥的时候,得了产后风,高烧好多天,体温高高低低,一直不见好,最后整个人虚弱的都快要死掉了,县医院的医生已经没办法了,不时催我家人转院。这时我奶奶听说了一个偏方:溏鸡屎冲白开水喝下去。我奶奶急眼了,找不到溏鸡屎,直接从鸡窝里铲了一铁锨鸡粪在锅里用开水沏开,然后把里面的垃圾沫子撇出去,澄的稍微清澈一点的鸡粪水,给我娘灌了下去,很快病就好了。后来这个方子经过我娘和我奶的传播,治好了好几个产妇的产后风。但是有个得产后风的产妇家里比较有钱,公公是当官的,人家说这个鸡粪水太脏,不卫生,在县里治不好,就到省会去治,结果一直发烧,烧得脑子都不太好了,后来听说脑子留下了后遗症。

那时候,因为家里养鸡多,所以偶尔会见到特别的鸡蛋。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怪蛋,有的鸡蛋像鹅蛋那么大,双黄的,有的像大拇指那么小,有的鸡蛋是细长型的,还拐个弯,像个花生。还有软蛋,蛋壳薄薄的,软软的,像是无纺布,大概是因为母鸡缺钙造成的。现代人没见过世面,一见到什么怪胎就会抱怨环境污染造成物种变异什么的,其实生物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很喜欢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用布把铜钱包起来缝好,把一根鹅毛管的一端劈开,缝在铜钱中心,鹅毛管里插上鸡毛,就成了一个漂亮的毽子。为了我的毽子,我就跳进鸡圈里追着漂亮的大公鸡满圈跑,专拣它尾部最鲜艳的羽毛揪,以至于那些大公鸡对我非常仇视,一看见我,脖子上的毛就竖了起来。

我耳濡目染懂得很多关于鸡的知识,初中时,当我对家境较好的同桌说起关于鸡没有牙齿的话题时,我们双方都感到十分吃惊,她说什么也不相信鸡是靠吞进嗉囊的一些小石子的摩擦来研磨食物,而我则觉得这是多么简单的常识,她却不知道。

过年的时候,我爹总是会买些红纸写对联。我爹平时会在旧报纸上练书法,主要临摹柳公权的字帖。我爹的书法不敢恭维,看上去跟柴禾捆似的,可是我爹却很有雅兴。有一次写完了春联,还剩些纸,我看看鸡圈的栅门,说要不给鸡圈写个对联吧。我爹马上说你出个上联吧,我脱口而出:“公鸡母鸡都是鸡!”我哥说:“大蛋小蛋都是蛋!”最后我爹出个横批:“能吃能卖!”我爹当真写了,我就给贴到鸡圈门上了。我们全家人都笑得东倒西歪。不过我娘只让这幅对联存在了一天,第二天她就给撕掉了。我娘爱面子,她怕过年时邻居来串门看见,让人家笑话。

养鸡终归是辛苦,尽管可以挣些活钱来贴补家用,但是因为饲料和粮食在逐年涨价,利润并不高,对于有三个学生的家庭来说,生活依然艰难拮据,到缴学费或者急用钱的时候,爹就会抓几只鸡去卖。虽然每天收很多的鸡蛋,我平日却很少吃蛋。记得村里有户人家家境稍微富裕,那家的女儿很骄傲地对我说:“我们家天天吃鸡蛋!”那种骄傲的神情,我到现在还记得。直到后来哥哥姐姐都上了班,我读高中的时候,家境才开始好转。再加上县城周边多了几个大型的养鸡场,聘用的都是畜牧专业的大学生,人家那里的鸡蛋便宜又新鲜,我们这样的小作坊式的养殖基本没有利润了,所以爹娘不再养鸡,屋里院里干净了许多。

现在每当看到养鸡场卖鸡蛋时,我家当年养鸡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才40岁就想回农村去养养鸡养养鸭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会有人笑话我吗

我觉得这没什么好笑话的

追求想要的生活是人的本能和自由

如果因为这样的事被人笑话 只能说明那个人十分无知

祝愿你过上满意的生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如此养鸡笑话(如此养鸡笑话段子)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