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罗素彼得斯的笑话(彼得·罗斯)

本文目录一览:

russell peters be a man是什么梗

Russell 是一个脱口秀演员,be a man 是他单人脱口秀里面的一个梗,百度上面有

罗素彼得斯的笑话(彼得·罗斯)插图

有个美国脱口秀节目 是个黑人男的 讲过各国教育孩子的方式 见过去自己故乡闻见一股屎味啥的 还有各国风俗

Russell Peters(罗素彼得斯)的脱口秀:Outsourced

Russell Peters(罗素彼得斯)1970年9月29日出生于安大略省多伦多市,脱口秀主持人、演员、制片人。

加拿大籍的Russell Peters是印度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顶尖的笑星之一。他的父母都是印度裔移民。本名Russell Dominic Peters,有过婚史现单身。除了作为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外,Russell Peters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和制片人,曾出演过多部喜剧电影。

彼得斯于1989年在多伦多开始演出,曾经获得4次双子座奖提名。

Russell Peters是一位优秀的喜剧天才,他很会抓住不同国家人们的特点并惟妙惟肖地模仿他们,从用词到口音都非常传神贴切,丰富的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更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他的脱口秀搞笑题材多来自他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各种族不同文化和性格特点的冲突上。拿不同种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来搞笑,是个很边缘的问题。

不深入,不够“笑果”;太过火,会引起其他种族的反感。但是彼得斯的脱口秀将这些差异拿捏得恰到好处,成为许多让观众捧腹的笑料,再加之他本人的生动演绎,每一个段落都会使人狂笑不止。

其2006年脱口秀节目Outsourced曾经搞笑了其故乡印度风情(如所提到的一下飞机就闻到屎味,就知道来到了印度),以及欧亚对孩子教育的不同方式之处。

有哪些精彩的脱口秀节目?

国产良心脱口秀《恶毒梁欢秀》我真的太太太太喜欢看了!当时大鹏工作室出品的,一周一期,紧跟时事,尖锐的讽刺当下敏感的社会问题,聊犬儒主义聊焦虑聊豫章书院,讽刺红黄蓝,请耿乐聊《嘉年华》请李银河老师聊婚姻制度,整个节目充满对现实的思辨,是那种应该存在的美式脱口秀节目。虽然有些话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有些不免有些偏激,但是在这样的言论环境下发出异样声音真的非常难能可贵。

不要评判别人的幸福,因为你不能体会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14年和几个朋友来到了中国的四川。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战乱频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当时正值夏日,四川的天气十分闷热。有一天,罗素和陪同的朋友坐着由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峨眉山的山路陡峻异常,几位轿夫累得满头大汗。

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罗素,看到这种情景,就没有心情去观看沿途的美景了,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理。罗素想,天气这么热,还要上峨眉山,这几个轿夫一定认为我们很可恶,一定很痛恨我们,又或者他们在想为什么坐在轿上的不是他们。

罗素正在思考的时候,到了半山腰的小平台,陪同的人决定在此休息。罗素下了轿子就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很想上去宽慰一下这么辛苦的人。

但是,他看到的不是轿夫们怨天连连,看到的是几个轿夫坐在一起,拿出了烟斗,有说有笑地聊着天,讲一些开心的事。他们丝毫没有抱怨天气和乘轿人的意思。

有一位轿夫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还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笔写出"人名吗?。罗素想了半天无果,就询问轿夫,轿夫哈哈笑着说:"是王一和王二呀!"

罗素很最惭愧,心中有一丝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人家,人家比我的心态要自然平和多了,我凭什么认为他们很痛苦,不幸福?

后来,罗素因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或痛苦是错误的。

人生感悟

"幸福"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在你的标准中"不幸福"的生活,在别人那里可能幸福感爆棚,你无法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普遍标准落到现实生活中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儿了。幸福感无关荣华富贵,无关名誉地位,有关的只有当事人的心灵感应和默契。

请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幸福。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赏析

思想家罗素出生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爱情、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

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罗素 事迹+名言

事迹: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一个英国自由党贵族的家庭。

1880年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大学前三年,他专攻数学,获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七名。第四年转攻哲学,获伦理科学(当时的哲学)荣誉考试第一名。

1893年获数学荣誉学士学位一级,接着改学哲学。

1894年获道德哲学荣誉学士学位一级。毕业后曾游学德国学经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回国后,在伦敦大学政治和经济学院任讲师。

1895年曾两次访问德国,研究"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同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交谈过。

1903年发表《数学原理》一书,并以论文《几何学基础》获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

19O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10年任剑桥大学讲师。

1914年又任该校三一学院研究员。同年加入工党。

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

1920年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罗素五大讲演》曾在中国出版。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1927年,罗素和夫人布拉克在英国彼得斯费尔德市附近创办一所私立学校,名友前希尔学校,实验他的教育理论,是当时英国的进步主义学校之一。

1935年离婚后,布拉克独自办到1939年。他一直主张“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品格的发展,而“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是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并深信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

1948年11月20日,在对威斯敏斯特学校学生的一篇演说中,罗素令人震惊地指出,美国应该先发制人,用核武器彻底摧毁苏联,因为这样的后果要比苏联研制出核武器后爆发核战争好得多。但是之后罗素改变了看法,认为核武器裁军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从此致力于核裁军运动。

1949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荣誉研究员。其间,他多次去美国讲学、访问和演讲。

1954年4月,针对氢弹爆破成功,罗素进一步意识到核武器将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于是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除了爱因斯坦在临终前签字外,约里奥·居里、汤川秀树和李诺·鲍林等多位科学家都在宣言上签字。

1950年因积极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反对核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哲学-数学-文学》)。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参与一个核裁军的游行后被拘禁了7天。他反对越南战争,和萨特一起于1967年5月成立了一个民间法庭(后被称为“罗素法庭”),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6年他与萨特等人组织"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968年发表声明抗议苏联入侵捷克。

1970年抗议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

1970年2月2日卒于梅里奥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

名言:

毫无疑问,占有食物的欲望过去一直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导致重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具有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欲望使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坐立不安。巨蟒饱食后就去睡觉,直到需要再进食时它才醒来,绝大部分人不像巨蟒那样。习惯于吃几个枣充饥的阿拉伯人没有因为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财富,稍一点头,希腊奴隶就会为他们端上最精美的食物,然而是其他欲望使他们行动起来,尤其是以下四种。可以称之为: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权力欲。

占有欲--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产或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是一个动机。我认为该动机产生于恐惧心理和拥有必需品的欲望结合之中。

我曾经帮助过两个来自爱沙尼亚的小姑娘,她俩在一次饥荒中差点被饿死。她们住在我家,当然有许多吃的,可是她们却利用整个闲暇时间到附近的农场去转,偷土豆,还把偷来的土豆贮藏起来。洛克菲勒年幼时经历了极大的贫穷,成年后他仍以同样节俭的方式生活。同样,坐在拜占庭帝国丝绒沙发椅上的阿拉伯酋长也不会忘记沙漠,他们把远远超出任何可能物质需要的财富囤积起来。然而,无论对占有欲进行怎样的精神分析,没有人否认:占有欲是巨大动机之一--尤其在享有较多权力的人当中更是如此,正如我上面讲到的那样,占有欲是永无止境的动机之一。无论你得到了多少,你还希望得到更多,满足是个你永远实现不了的梦。

虽然占有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动机,但它并不是征服饥饿后的一个强大动机,更为强烈的动机乃是竞争。在伊斯兰教史上,王朝一次又一次的遭难,是因为同父异母的子女们常常意见不同,从而导致了内战,赞成了普遍的破坏。现代欧洲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当英国政府极不明智地允许德皇出席斯匹特海德海军检阅式时,出现在德皇脑海里的想法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他想的是"我必须拥有一个海军,跟祖母的一样好"。就是他的这个想法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如果占有欲总是比竞争欲强烈,那么世界会比现在列充满幸福。但事实上,许多人只要保证把他们的竞争对手彻底击败宁肯面对贫穷,于是就出现了目前的税制。

虚荣心是个有巨大潜力的动机。与孩子们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孩子们是如何一边做了一些滑稽动作,一边说着"看我"。"看我"是人心中最基本的欲望,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从讲粗俗的笑话到追求死后的声望形式各异。有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王公,临终前牧师问他是否有什么需要忏悔的,他说"是的,有一年事。 ""有一天皇上和教皇同时到我这里来参观,我领他们登上塔顶观景,我没有利用这个把他俩仍下去的机会,如果我那样做了,一定会获得不朽的声望。"历史没有告诉我们那位牧师是否给这个王公免了罪。虚荣心的问题之一是随着鼓励的增加而增加,越是被别人谈论,越希望被别人谈论。让判了刑的杀人犯阅读一下报上登载的审判他的报告,如果他发现哪家报纸没作充足的报导,他会十分气愤的。报纸报导他的越多,对那些报导他少的报纸他感到气愤。政治家和文人就是这样。他们越出名,剪报机构觉得越难满足他们。在人类生活阶段,从三岁幼童到皱一皱眉世界就得抖一抖的君主,要夸大虚荣心的影响不太可能,人类犯了个大不敬的错误,认为神灵敢有同样的欲望,想象神灵也渴望得到不断的歌颂。

虽然我们谈到的动机影响很大,但权力欲的影响更大。如同虚荣心,权力欲也无法得到满足。简直可以这样说;只有无限权力才能使它满足。由于精力充沛的人特别容易染上这一恶习,权力欲的偶然被实现与人们希望得到权力的欲望不成比例。的确,重要人物生活中最强烈的动机就是权力欲,体验到权力后便增加了人的权力欲,无论是小小的芝麻官还是至尊的当权者都是如此,在1914年以前那段幸福的日子里,家境富裕的太太们能雇用一帮仆人,行使权力的快乐与年龄俱增。同样,在任何独裁社会制度里,当掌权者享受到权力给他带来的快乐后,他变得更加专横拔扈了。由于对人的权力表现在能迫使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上,那么受权力欲影响的人往往易于给人造成痛苦而让人快乐。如果你有正当理由向上司请假不上班,拒绝比同意更能满足他的权力欲。如果你申请建一座楼房,很显然,说"不行"比说"行"更能使那个小负责人得到快乐。就是这类事情使权力欲变成了一个危险的动机。权力欲也有它符合需要的方面。我认为:寻求知识主要受权力欲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受它的影响,在政治方面,改革者可能和暴君有同样强的权力欲。把权力欲完全当成一个动机是十分错误的,这个动机是引导你去做有益的事情还是去做有害的事情,取决于社会制度,取决于你的能力。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动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比不上我们谈过的动机那样重要,但仍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其一是寻求刺激。人在感受厌烦方面表现得优于牲畜,但当我观察动物园里的猿时,有时我也想猿可能也有厌倦情感的萌芽吧。无论怎样,实验证明摆脱厌倦几乎是所有人的强烈愿望之一。

当白人开始与某个未受破坏的野蛮民族接触时,他们从送基督教福音书到送南瓜馅饼,主动给野人各种好处。虽然我们可能表示遗憾,然而许多野人却冷冷地接受这一切。在我们带去的这些礼物中野人真正看重的是那令人陶醉的酒,酒使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了片刻的幻觉,觉得活着比死了强。

红种印第安人,当他们还未受到白人影响时,不像我们平静地吸烟斗,而是发狂地猛吸直至隐入昏厥。当尼古丁的刺激不起作家时,一位爱国演说者就煽动他们去攻击邻近的一个部落,这样会使他们获得我们(根据我们的不同性格)看赛马或参加大选所得到的一切乐趣。

我认为:和原始红种印第安部落一样,当战争爆发时,文明人出于寻求刺激而鼓掌欢呼,那种情绪和观看一切足球比赛时的情绪一模一样,虽然有时结果有些严重。

找出寻求刺激的根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倾向于认为我们目前的心理构成只停留在人靠狩猎为生的那个阶段上。一个男人花整整一天的时间,拿着非常原始的武器跟踪一头鹿,希望美餐一顿。在一天结束之时,胜利地将死鹿拖进他的洞里,然后他疲惫不堪地、心满意足地坐下来,由他的妻子收拾鹿、炖鹿肉。他困得要命,骨头发酸,炖鹿肉的香味充进他意识中的每个角落。饱餐后他便呼呼大睡。在这种生活里面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感到厌倦。但当他开始从事农业,让妻子干田里一切重活时,他就有时间去考虑人生的虚荣、去创造神话和哲学体系,梦想来世他能不断地捕猎天堂的野猪。

我们的心事构成只适于干非常重的体力劳动的生活,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经常徒步旅行度假,一天要步行25英里,到了晚上我就不需要用什么去摆脱厌倦,因为坐着的快乐就足够了。但是现代生活不能靠这种消耗体力的原则进行,许多工作都需要坐着干,大多数体力活也只需运用几块专门肌肉而已。成群成群的伦敦人聚集在特拉法加广场欢呼政府决定让他们去送死的声明,如果那天他们步行25英里,他们就不会那样喊了。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也许它不合需要--用步行医治好战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必须找出其他既能发泄未用上的、能产生刺激欲的体验又无危害的途径来。

对于这种事情道德家和社会改革者们考虑得极少,社会改革者们认为他们有更为严重的事情要考虑,而另一方面,道德家们则对一切允许人们发泄刺激欲的事情的严重性产生极大兴趣。在他们脑子里,严重性就是犯罪的严重性。如果我们没听错的话,舞厅、电影院,我们这个时代的爵士乐统统都是通往地狱的途径,因此我们最好坐在家里反思自己的罪过。我觉得自己不能完全同意发出这样警告的人的意见。魔鬼有多种形式,有的企图欺骗青年,有的企图欺骗老年人和严肃的人,假如魔鬼能引诱青年寻欢作乐,有没有可能这个魔鬼还能劝说老年人去谴责青年享乐的呢?有没有可能受谴责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刺激呢?有没有可能有那么一种药--像鸦片--必须不断地,大剂量地吃,以此产生所需要的效果来?是不是恐怕有人从谴责电影院的邪恶开始;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去谴责对立政党、意大利佬、南欧佬、亚洲佬,总之,除了本俱乐部成员之外的所有人呢?当这种谴责广泛传播之时,战争便爆发了。我从未听说过哪场战争是由舞厅引起的。

寻求刺激的严重性在于它的许多种形式具有危害性。其有害性表现在那些不能控制自己饮酒、赌博的人身上。当寻求刺激以聚众斗殴的形式出现时,它是有害的。总之,当寻求刺激导致战争时,它是有害的。除非有既无危害又能发泄人的刺激欲的现成途径,否则人的刺激欲太强可能用有害的方式发泄。目前既无危害又能发泄人的追求刺激欲的途径有运动、还有政治(只要在宪法之内),但是这些还不够,尤其是最能产生刺激的那种政治,它也最能产生危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罗素彼得斯的笑话(彼得·罗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