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姚贝娜数学只考21分被当成笑话传播,但杨校长有话要说

热搜:当成笑话,被当成笑话,一则笑话

姚妈李信敏女士说过,与优异的语文、英语成绩相比,姚贝娜的数学成绩的确很欠火候。

坊间曾广为流传一则笑话:姚贝娜读初中时,有一次数学测验她只考了21分,得到的分数比她的很多同学扣掉的分数还多。

姚贝娜数学只考21分被当成笑话传播,但杨校长有话要说插图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为这次21分的数学测验,姚贝娜曾离家出走。很多人更不知道的是,她为什么只考了21分?

传记《姚贝娜:一个用生命歌唱的女孩》披露,若干年后,姚贝娜在和她的母亲回忆这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时说,是一个数学老师让她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有一天,姚贝娜遇上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去请教老师,可这个老师坐在教室讲台前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众目睽睽之下很冷漠地吐出四个字:“回去看书!”但是姚贝娜注意到,那些数学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去找这个老师时,他都会和颜悦色地耐心讲解,这让看似自信实则胆小的姚贝娜深受打击。好多年后,想起当时的这一幕,姚贝娜仍然愤愤不平:“我如果能看得懂,还需要问老师吗?”

心有不服却又无可奈何的姚贝娜,从那时开始,一到上数学课她就和老师“非暴力不合作”,干脆趴在课桌上睡大觉,赶上数学考试,她就抄同桌的试卷。(详见传记《姚贝娜:一个用生命歌唱的女孩》第63至67页)

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姚贝娜彻底地和数学说了拜拜,但这位老师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简单粗暴之举而反省反省?

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都很敏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何况是进入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 因此,一个学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天大的福分。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哪怕是不经意的一点小事,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对学业还是性格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可惜可叹的是,“姚贝娜21分现象”并非个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老师一句不得体的话造成了心理阴影甚至被毁掉了。

当然,主张给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呵护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因为,批评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利器,不然的话,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的手上怎么会总少不得一根戒尺?民间怎么会流传着“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之俗话?虽然现代教育反对体罚,但把象征着惩罚的“戒尺”还给教师却是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也足以说明批评、惩戒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姚贝娜就挨过批评。

比如,当她从通俗唱法专业转到民族唱法专业时,因为真假声转换不畅,她的专业老师、武汉音乐学院冯家慧教授就曾笑侃她是“破锣嗓子”。把一个学声乐的学生的嗓子比喻成“破锣”,这个批评是很重的,姚贝娜也因此急得哭了鼻子,但冯教授并不是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她随后想了很多办法,帮姚贝娜突破了这个难关。当姚贝娜因为喜欢流行歌曲而排斥民族唱法时,冯教授既严厉地批评了她,又给她讲清楚了各种唱法有区别又是相通的道理,最终她得以顺利考上中国音乐学院。

姚贝娜还挨过妈妈的批评。

和所有的琴童一样,姚贝娜小时候因为不好好练琴,被妈妈骂过,甚至打过。但姚妈批评她最狠的一次是在她为了参加艺术活动从新兵训练基地偷偷地跑出来,打算与海政文工团不辞而别。对此,姚妈严厉地批评她这种行为是“逃跑”,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污点”,告诫她“一个人做事要有理、有节、讲规矩”。正是在姚妈软硬兼施地引导下,姚贝娜认识到了自己的莽撞,最终成功化解了“逃兵风波”。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中学原副校长杨继宁有感于姚贝娜的经历,从《姚贝娜:一个用生命歌唱的女孩》这本书中挑出以上两个事例写了一篇书评《〈姚贝娜〉:这个姑娘曾经来过》,发表在《扬子晚报》上,后来又被《荆门晚报》转发。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杨继宁先生在书评中敏锐地指出:“对孩子的批评要用爱的手段,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爱的手段充满温暖,爱的名义常常是训斥和折磨。”他还特别强调:“谁说批评不是教育呢?姚贝娜就是在批评中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此话甚是,理当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深思。

附:杨继宁先生书评全文

《姚贝娜》:这个姑娘曾经来过

对于娱乐圈,我是相当呵呵的,主要是娱乐圈里非艺术性的东西太多了,这限制了我进一步接触了解的意愿,甚至略带反感。直到阅读了新近出版的《姚贝娜:一个用生命歌唱的女孩》,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以偏概全之错,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倒洗脚水的时候把小孩也倒掉了。

作者范洪涛写了姚贝娜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音乐圈不只是娱乐圈。《姚贝娜》在我心中构筑起姚贝娜音乐女神地位,“娜”样芳华折服了我。姚贝娜不仅仅是歌手,她用才华加人品构筑起“姚贝娜颜值”。

我为姚贝娜可惜,艺术像红叶一样灿烂,生命却昙花一现。

《姚贝娜》描述了一个怎样的音乐人呢?

在书的封底,有关于姚贝娜的总评:

“感动江城”2014年度武汉人物评选活动颁奖词:她或许被娱乐,但她从不娱乐,她用纯真的艺术温暖我们的心灵,她用追梦的脚步延展生命的旅程……

2015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介绍:作为广受群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歌手,姚贝娜热心公益,全力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不幸患绝症早逝,家人按照她的嘱托把眼角膜捐献给多位眼疾患者,使他们重获光明。

2015年4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公告将41981号小行星命名为“姚贝娜”:姚贝娜(1981—2015),一位才华横溢又充满勇气的中国女歌手,曾因为流行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屡获奖项……不幸离世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这是她的标签,人世间对她的定义。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人可以获得其中的一个?

姚贝娜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她是大型音乐剧《金沙》第一代女主角,央视“青歌赛”冠军,《甄嬛传》、《1942》等优秀影视剧的歌曲演唱者,“中国好声音”无冕之王;央视马年春晚零点时刻演唱《天耀中华》……

姚贝娜是如何长成“大人”的?

《姚贝娜》追踪了姚贝娜的一生,让我意外的是,从中得以窥见姚贝娜也曾经经历过孤独。

姚贝娜的父母是音乐工作者,时常外出演出,无法顾及姚贝娜,所以小时候的她曾寄养在姥姥家、姨妈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姚贝娜也是“留守儿童”,只不过境遇比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稍好一点,忍受孤独的时间相对短一些。

情感不希望你远离亲人,生活叫你不得不上路。好在这份尴尬培养了她的自立精神。

逃学、恐惧,相信是不少人在童年少年时都有过的经历。

姚贝娜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有一次只考了21分,不敢见父母,居然离家出走。

很多人认为唱歌的跳舞的文化成绩都很差,尤其是学不好数学。但姚贝娜学不好数学是曾遭遇过数学老师的一次“暴击”,在她求教一道数学题时,老师却很不耐烦地让她自己去看书。这种冷漠彻底伤了一个小孩的心,以至于她以不学数学来对抗老师,也误伤了自己。

显然,《姚贝娜》披露的这个故事在揭示我们,对孩子的批评要用爱的手段,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爱的手段充满温暖,爱的名义常常是训斥和折磨。

幸运的是姚贝娜遇到了充满爱心的老师。

针对姚贝娜一心想唱流行歌曲的想法,武汉音乐学院冯家慧教授曾批评她是“破锣嗓子”,又凭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民族唱法可以拓展她的音区,为她当流行歌手打下扎实基础。中国音乐学院董华教授对姚贝娜也就同一个问题对姚贝娜提出批评,细心引导。

谁说批评不是教育呢?姚贝娜就是在批评中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一本书好不好看,有一个判断标准:它能不能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读《姚贝娜》,会被它带着节奏走。作者行云流水般地写,似江河一泻千里;读者读得酣畅,也好似泉水三叠,一叠笑,一叠哭,一叠愁,不断转换情绪,此味未尽,彼味又出,如此往复推进。作者不愧是资深媒体人,纵横捭阖,知道如何讲故事,把读者拿捏得死死的。

含泪读完《姚贝娜》,耳边响起她唱过的《心火》:“没深夜痛哭过,又怎么会有资格谈论命运生活,宁可壮烈地闪烁,不要平淡的沉默……”,封面那张冷艳精致的照片分明告诉我们,这个姑娘曾经来过。

(首发于2022年10月27日《扬子晚报》,转发于2022年10月28日《荆门晚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姚贝娜数学只考21分被当成笑话传播,但杨校长有话要说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