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哦
很搞笑的冷笑话哦 !

杜甫很忙,苏轼不写序,说说古代关于避讳的那些搞笑故事

2012年适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涂鸦系列“杜甫很忙”爆红网络。杜甫确实很忙,他也不敢“闲”,因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古人讲究避讳尊长,杜甫一生写诗极多,保存下来的有约1500首,却从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亲名海棠,他也从来没写过海棠诗。后世苏轼就曾在诗中提及过“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王安石也有诗云:“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诗鬼李贺才华横溢,诗名远播,只因为父亲名李晋肃,“进”与“晋”字同音,时人谓他应避父讳,迫于时论,他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李贺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27岁就郁郁而终。

杜甫很忙,苏轼不写序,说说古代关于避讳的那些搞笑故事插图

避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禁忌。《公羊传·闵公元年》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则。避讳制度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日趋严格。避讳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避讳类型

避讳的主要对象

常见避讳方式

国讳

当朝天子及其祖先

①用“某”字代替。②用“讳”字代替。③以其他字代替。

④省阙法,省去或留空格。

⑤减笔划。

⑥使用变体字等。

家讳

父母及祖辈

圣讳

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

官讳

长官

一、国讳

国讳,又称为君讳、公讳,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要遵循规则。《隋书·礼仪志四》曰:“汉法,天子登位,名布于天下,四海之内,无不咸避。” 本朝历代皇帝及其先祖的名讳不可言、不可书,并且地名、物名、官名、人名也要避讳。

秦庄襄王原名嬴异人,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孝文王的儿子。当时孝文王尚为太子,华阳夫人深受宠爱,却没有子嗣,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异人为养子。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异人为取悦华阳夫人而穿楚服拜见,并更名为子楚,后来如愿成为储君,即位后,是为庄襄王。秦国人就开始用“荆”来代替“楚”,时至今日依然有“荆楚大地”的称呼。

同样,为了避秦始皇嬴政名讳,国人不得直呼其名,“政月”也改称为“正月”或“端月”。

汉代也有很多避讳的典型。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御讳, “邦”字改为“国”字。汉文帝名刘恒,于是把“姮娥”改名“嫦娥”,把 “恒山”改为“常山”,还把春秋时的田恒改称田常。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在《左传》中被称为 “启蛰”,为避讳汉景帝刘启,遂改为“惊蛰”,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不仅如此,还把宋国始祖微子启改称微子开。汉宣帝原名刘病已,由于“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许多人因不小心犯讳入罪,由于处罚的人太多了,刘病已便下诏改名为刘询,然后“询”及同音字就需要避讳了。于是“荀”姓就改为了“孙”姓,荀子也就被改为了孙卿。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于光武帝及其之后的五位皇帝的名字——秀、庄、坦、肇、祜五字都空缺不写,以“上讳”代之,也不作任何说解。

光武帝刘秀执政后,“秀才”一度被改名为“茂才”。

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严子陵,和刘秀是同学,原姓是庄,为避刘秀儿子汉明帝刘庄名讳,从此“庄”姓改为 “严”姓,庄子陵也改称严子陵了。同时,著名的《庄子》也一度改名为《严子》,班固在修《汉书》时也把“老庄之术”写作“老严之术”。

晋景帝名司马师,于是“师”姓改为“帅”姓。晋文帝司马昭时,甚至把西汉的王昭君改称“明君”或“明妃”。

到了唐高祖李渊时,东晋的陶渊明被改为“陶泉明”了。

隋唐时期中央官制为三省六部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唐初名将李勣原名徐世勣,因功勋卓著被赐姓“李”,李世民当皇帝后,为了避讳“世”字,就变成李勣了。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白居易的官职 “司马”就是那时从“治中”改过来的。

王勃赫赫有名的《滕王阁序》起首一句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到了唐代宗李豫当政之后,便被替换成了“南昌故郡”。

山药本名“薯蓣”,也是为避讳唐代宗李豫,改成了薯药;到了宋代,英宗名曙,于是薯蓣最终改为山药了。

宋太祖赵匡胤兄弟五人,除了早逝的大哥和五弟外,就是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了。赵匡胤当皇帝后,赵匡义和赵匡美为避讳二哥分别改名赵光义、赵光美,后来赵光义即位,赵光美再次因避讳三哥而改名赵廷美。而到了清朝雍正时期,为了避讳雍正的名字胤禛,他不仅将自己兄弟名字中的“胤”统统改为“允”,居然还把“赵匡胤”改为“赵匡允”。

《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原来叫“蒸饼”,因为宋仁宗名赵祯,“祯”与“蒸”近音,为了避讳,宋朝人便把“蒸饼”改称为“炊饼”。同时,秦朝以来的正月也改为初月了。

为了避南宋高宗“构”的御讳,称沟为洫,称狗为犬。

清朝顺治皇帝汉名福临,在国讳方面相对开明,为争取民心,他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昭告天下:“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毕竟 “福”字太常用了,实在是很难避讳。而到乾隆时期,为避讳顺治,他又下诏楹联中不得出现“五福临门”四字。

臣民不仅要避讳当朝天子,天子的祖先即使没做过皇帝也是要避讳的。

因为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于是唐人把虎叫做“武”或者“大虫”。西晋干宝《搜神记》曾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这是大虫作为虎的俗称最早的出处,而唐朝将“大虫”的称呼真正普及开来。后世《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经典故事中,也将那只老虎写作“吊睛白额大虫”。在唐朝,隋朝名将韩擒虎被改为“韩擒”或“韩擒兽”,调兵遣将用的虎符被称为鱼符,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也被改为“武牢关”。此外,夜壶都因为犯了李虎的讳而被改了名。汉朝开始管夜壶叫“虎子”,到了唐朝改成了“马子”,后来又演变成了“马桶”。

乃至皇后之名也要避讳,如吕后名雉,为了避开吕后的名号,臣民遇到雉字时都要改称为野鸡。

后来甚至演变到皇帝的姓氏、属相、国号等都要有所避讳了。

唐朝避讳李姓,唐玄宗曾两次下诏禁止采捕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否则打六十大板。并且,唐王室还给鲤鱼封了“赤鯶公”这一尊号。宋徽宗属狗,他禁止杀狗。元仁宗属鸡,于是严禁止在大都市中提到鸡,全国百姓无论杀鸡卖鸡,都需抱鸡而行,以示对皇帝属相的尊敬。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将“猪”恢复古称,即“豕”或“彘”。而民间百姓很多人不认识字,于是他们称呼猪为“肥肥”与“哼哼”,这两个大众化的艺名一直流传至今。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令全国禁止养猪。对于违反禁猪令的人,“发极边永远充军”。 但是猪肉几近绝迹后,朝廷祭祀要用猪牛羊三牲,也无法办到了,实在有违礼法。最终明武宗不得不取消令人哭笑不得的禁猪令。

清朝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廷下令,禁止百姓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但是慈禧太后想吃羊肉,为了有更好的寓意,便又下令,把羊肉称为“福肉”或者“寿肉”。

一旦触犯国讳,就是大不敬,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唐律疏议》明文规定:

“官文书误,不请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误不奏请而行者,亦如之。……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

宋代科举,士子犯讳往往被申斥黜落,失去中榜机会。

清朝很多文字狱与国讳有关,比如清代诗人沈德潜曾作诗《咏黑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人告发后,乾隆皇帝震怒,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此时沈德潜已去世,清廷下令将沈德潜开棺戮尸,并株连其家族后人。

二、家讳

家讳,又称私讳,指家族内部要避父祖的名讳。而其他人与该家族人交谈、字面往来,也应遵从他家的讳称,不然的话,便是失礼。古代有句话叫“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与人交往,需要先了解对方尊长的名讳。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父亲名曰刘长,于是他在组织编撰《淮南子》的过程中,就命令不许出现“长”字,而要以“修”字代替。《老子》有“长短相形”,《淮南子》遂引改为“短修相形”。同样,司马迁著《史记》,全书五十二万余字中无一“谈”字,因为司马迁父亲名司马谈,他遇到“谈”字都会用别的字代替,如将赵谈改为赵同。

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东晋时,桓玄设宴招待好友王忱,由于王忱刚服过寒食散,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这无意中触犯了桓玄父亲的名讳,桓玄听后痛哭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便要告辞。桓玄一边擦眼泪一边解释原因。王忱这才想起来,桓玄的父亲是已故大司马桓温,自己无意中犯了桓玄的家讳。

人们用“凤毛麟角”比喻难得而珍贵的人或物,特别常用于夸奖某人才华横溢。其中“凤毛”出自《南史· 谢超宗传》。南朝时期谢超宗很有才学,他的父亲名凤,祖父是大名鼎鼎的谢灵运。宋孝武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曾对人夸赞道:“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旁边右卫将军刘道隆听到后,以为谢超宗有凤毛这样的稀罕之物,于是专程登门拜访,对谢超宗说:“刚才宴席上,皇上说你有凤毛。”谢超宗一听,慌慌张张,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刘道隆以为他去取凤毛了,傻傻地一直等到天黑,始终也不见谢超宗出来,才悻悻地走了。这也留下了千古笑谈。

唐代极重家讳,《唐律疏议》规定:

“诸府官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徒一年。”

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类似地,如家讳中有“书”字的,就不可能进入中书省、尚书省、秘书省这种高层机构了。

倘若所任官职冒犯了父祖之讳,可提出申请,调任他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

唐制还规定:

“凡进士入试,遇题目有家讳,即托疾,下将息状求出。”

所以当初李贺被时人认为不合应进士举,即使韩愈作《讳辩》据理力争,然而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提前结束科举之路。

不但因“避讳”当不了官,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因避“家讳”而辞官的例子。

《历代避讳字汇典》云:“范晔,泰之子,为太子詹事,故辞。”《北史·序传》:“(李延实)授侍中太保,封濮阳郡王,延实以太保犯祖讳,又以王爵非庶姓所宜,抗表固辞。又改授太傅。”因李延实祖名“室”, “室”与“侍中”的“侍”同音。

北宋吕希纯因为父亲名公著,便不做著作郎。

苏洵父亲、苏轼祖父名曰序,于是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写序文也改称为“叙”或者“引”。现在的书中在序的地方有人用“序”字,有人用“小引”、“引言”或“叙”字,就是源于苏轼的家讳。

古人为避家讳还出现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唐朝韦有翼为官持重,据说平生不饮酒,也从来不笑,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皆因其祖父名乐,为避家讳,就不能饮酒作乐。

无独有偶,北宋初年的刘温叟,“博学纯厚,动必由礼”。因其父亲名岳,便不游嵩山、华山等高山大岳,也从来不笑。又因为“乐”与“岳”同音,他也一生不听音乐,凡有丝竹音乐演奏之时辄避之唯恐不及。就算是参加朝廷宴会听到音乐,回家后也要痛哭多时,还说:“若非君命,则不至于是。”

北宋诗人徐积因其父亲名石,便一生不用石器,走路遇到石头也要避开不踩,如果遇到石桥,便绕路而行,如果实在绕不开,只好请人背他过去。

明代陈耀文《天中记》记载,南宋参知政事钱良臣有个儿子幼时读书时,为了避父亲的名讳,他每遇到“良臣”二字时便读成“爹爹”。 一次他读《孟子·告子下篇》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时,直接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这也是流传已久的笑谈,令人捧腹。

三、圣讳

避圣讳,也就是“为贤者讳”,即避圣贤的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的名讳,以及黄帝、老子、周公等古圣先贤的名讳。

孔子名丘,北宋时期,为了避开圣人孔子的名讳,朝廷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臣民读书凡是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把“丘”字圈起来,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更为甚者,“丘”姓都要加个耳字旁,即为“邱”字。一直到民国时,有些“邱”姓的后人改回原来的“丘”了,也有一些没有改,继续沿用了“邱”姓。

四、官讳

古代下属官员对上司称“大宪”、“宪台”,所以官讳也称为宪讳,即下属要避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不过这一类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唐代有避官讳的规定,如果犯讳,惩罚不具有强制性,往往取决于官员本人。

北齐经学家熊安生,去拜见权臣和士开与徐之才。和士开父亲名安,徐之才父亲名雄,为了避两人的家讳,熊安生自称“触触生”。触意为冒犯,即自己的名字两次冒犯了两位大人,虽然是表示自谦自抑,不过这也属实谄媚了,以至于留下笑柄。明末湖广巡抚叫宋一鹤,也是为了避总督杨嗣昌父亲的名讳,便在名帖里署名“宋一鸟”。

五代十国时的名臣冯道喜欢听人诵读《老子》,而诵书的侍从一个劲儿地摆手说:“讲不得,讲不得,万万讲不得。”原来,《老子》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委实令人哭笑不得。

宋徽宗时期的奸相蔡京,独裁政柄,权倾一时,朝野上下也需要避开他的名讳。内外官署公移文书皆避其名,例如京东、京西一律改为畿左、畿右。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宋代有个州官名叫田登,严令下属及州中百姓避其名讳。正月十五全城照例张灯,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于是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这便是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由来。

五、总结

中国古代最重礼法,避讳作为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历代朝廷专门制定法令,建立了渐臻完善的避讳制度,以维系礼教秩序,体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一总则。有些避讳如今看来虽觉荒唐可笑,但这也是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参考资料:

王新华《避讳研究》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陆游《老学庵笔记》

陈垣《史讳举例》

王观国《学林》

周密《齐东野语》

段成式《酉阳杂俎》

刘安《淮南子》

干宝《搜神记》

王钦若《册府元龟》

刘昫等《旧唐书》

钱易《南部新书》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笑话哦 » 杜甫很忙,苏轼不写序,说说古代关于避讳的那些搞笑故事

评论 抢沙发